百场校级学术讲座:邱澎生教授谈“在市场与道德之间:明清‘商业习惯’与‘禁止把持’律例的互动”

发布时间:2019-09-26浏览次数:158

      2019924日,著名明清经济史、法律史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邱澎生应邀在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1130室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在市场与道德之间:明清“商业习惯与“禁止把持律例的互动》的百场校级学术讲座。讲座由黄阿明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邱澎生教授即提出16世纪开始的明清时代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并非如以往学者所言是按照法条制定执行的,他的研究试图解释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经济组织、法律体系、文化观念三者间是如何密切互动以达到一个平衡来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良性运转。

      邱澎生教授通过士大夫著述所见的晚明都会中的商业情境与纠纷,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即在晚明商人的意识形态已溢出商人群体外,这源于士、商的身份混杂。这也是余英时先生所谓“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包括社会、政治与文化;而且在扩张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其他领域的面貌。改变得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与文化”的一个表现。在明晰这一现象的存在后,邱澎生教授着重进入对明清国家法律“禁止把持”律例条文的分析。在对该法条的来源、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后认为,明清商业中的“禁止把持”律例条文固然严格,但地方官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又考虑到“小民生计”而有所变通,邱澎生教授以江西、重庆、广州、江南的几个商业案件为例,具体又详细地对这一情况作了分析,并阐释「经济、法律、文化」三者互动关系在明清经济变化研究中得重要性。

     

     

      最后,邱澎生教授谈及市场、法律与习俗、政府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复杂性,指出西方的财产-政治理论体系并不能适用于中国传统社会,必须回到中国传统社会自身发展演变的脉络之中来研究和理解中国古代国家的法律、道德对社会经济、市场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报告讲毕,在座师生还与邱澎生教授就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牙行牙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