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题:侗族大歌在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独特地位
主 讲 人:樊祖荫 教授(中国音乐学院 博究生导师)
时 间:2018年11月22日15时
地 点: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主 办: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承 办: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主讲人简介:
樊祖荫,1940年生,作曲家、音乐学家。原中国音乐学院音乐院长,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博究生导师、《中国音乐》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
创作、发表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200余首(部),出版儿童钢琴曲集《中国各民族民歌56首》与《小花鼓—儿童钢琴小曲61首》;发表了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民间多声部音乐研究等方面的论文百余篇,出版了《儿童歌曲写作概论》《和声写作教程》《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等4部专著。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文化部首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2006年获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获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奖。
报告内容概要:
著名作曲家、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主编樊祖荫教授作为中国传统音乐多声部音乐理论的集大成者,对于侗族大歌在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本次讲座中,樊教授对侗族大歌的非凡艺术性、可考的悠久历史,以及生动的艺术实践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并根据其传承现状提出对侗族大歌保护与弘扬的具体措施。该讲座深入浅出,对于广大音乐学子和音乐爱好者提升专业素养、开拓音乐思维,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