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丝绸之路:一部人类文明交往与互动的全球史
主 讲 人:王永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讲座时间:2018年4月11日(星期三)9时
讲座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室
主 办: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
承 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主讲人简介:
王永平,山西离石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古代文化史、宗教史、社会生活史、全球史等,研究方向偏重于汉唐文明史。主持和参预过国家“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项目、美国罗杰伟唐研究基金会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基金项目、北京市百人工程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代表作有:《从“天下”到“世界”:汉唐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唐代游艺》、《道教与唐代社会》、《中国文化通史》、《游戏、竞技与娱乐——中古社会生活透视》、《一本书读懂唐朝》等。受到各种奖励十余次,主要有: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奖,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为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内容简介:
全球史观是一种新兴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它主张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用“全球化”的视角和宏观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来考察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全球史观主张从大范围、长时段、动态的历史观察方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来观察历史,它将历史研究从传统的“国家史”或“民族史”的模式扩展到以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的历史现象为基础的对历史的普遍联系的重构。从全球史观的视角出发来审视古代丝绸之路,我们发现全球史观所主张的那种跨文化互动理论和人类文明共生体系,非常契合对古代丝绸之路的观察。正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扩大了人类交往的范围,并将欧亚非等许多地区纳入了人类交流的网络之中,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共生体系。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一部人类文明交往与联系的全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