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 岳永逸:保守与激进:委以重任的近世歌谣 (2017年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103场)

发布时间:2017-11-02浏览次数:24

 

讲座题目:保守与激进:委以重任的近世歌谣

人:岳永逸(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讲座时间:2017116日(星期一)15:40

讲座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沙龙

   办: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

   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主讲人简介:

岳永逸,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已经出版《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忧郁的民俗学》、《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朝山》等专著,主编《中国节日志·苍岩山庙会》、《中国节日志·妙峰山庙会》、《新中国北京文艺60年:1949-2009.民间文艺卷》等。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九、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理论奖、“腾讯·商报华文好书”2015年度社科类好书奖、北京市第十二、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内容简介:

李素英,广东梅县人,又名李素,是一位年少成名却甘于素静而少有人知的作家、学者。对于中国歌谣学史而言,她在燕京大学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近世歌谣研究》,是一篇系统对歌谣运动结算的第一篇账目,却长期被学界忽视。在周作人、胡适、顾颉刚和朱自清等人同中有异的诸多观念的影响下,她不仅将近世的时长拉伸到明季,对歌谣的分类、性质、内容、形式和辞格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言必有据的系统诠释,还以北平歌谣、吴歌、客音和藏地歌谣为主,对全国的歌谣进行了人文区位学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歌谣是“介于旧诗词与新诗之间的一种执中的诗体”。与此同时,基于对歌谣、文学与社会的理解,她无意识中提炼出了与唯美、出世和保守并存的歌谣之激进、革命、入世的另一面,指出因应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和历史演进之必然,“歌谣运动”向“歌谣革命”演进的潜在可能性,即新文艺的主潮应该是以民众为本位、对象和主体的旧瓶新酒的大众化,直至民众自己创作。以此观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横空出世,实则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