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历史叙述的罗生门:尤里安之死
主讲:刘衍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评论:朱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主持: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时间:2016年4月11日(星期一)11:30-13:3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内容简介:
对于“叛教者”尤里安之死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基督教徒与异教徒有着错综复杂且相互矛盾的叙述。这一历史叙述的争执实为基督教史学与传统古典史学间的竞争和交融的缩影。基督教自身有着悠久的史学传统,在历史意识方面与古典史学迥异。但古典史学历经千年的繁荣发展,在史料分析、历史撰述与史学思想方面拥有无可置疑的优势。因此基督徒史家必然会继承与吸纳古典史学优秀传统,这对后世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叛教者”尤里安(Julian the Apostate)可谓西方世界最重要,最具争议的历史与文化形象之一。作为最后一位统治整个罗马帝国的异教徒皇帝,尤里安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才能卓著,在文学、哲学与神学等领域亦造诣深厚。因为统治期间(公元361-363年)奉行的限制基督教政策,尤里安在中世纪被妖魔化,成为压制真理信仰的恶魔;又因为重振古典文化的种种努力和举措,尤里安自近代以来又被理想化,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
尤里安为君士坦丁大帝之侄。君士坦丁统一罗马帝国后奉行基督化政策,雇佣大批基督教神职人员在宫廷中服务,因此尤里安成长于基督教环境,刚出生就接受了洗礼。但在君士坦丁死后爆发的皇族大清洗中,尤里安的父母等众多亲人被君士坦丁的继承人君士坦提乌斯二世(Constantius II)所杀。尤里安在君士坦提乌斯的密切监视中长大,监视者多为身边的主教等神职人员,他在内心深处不免对杀父凶手集团的伪善信仰深恶痛绝。尤里安自幼接受完善的古典文化教育,很早就在哲学与文学方面表现出极高天赋。在雅典求学期间,他暗中加入伊琉西斯(Eleusis)异教秘仪,背弃了基督教。公元361年尤里安依靠西部军队的支持战胜君士坦提乌斯,统一罗马帝国。随后他公开自己的异教信仰,宣布宗教宽容。尤里安废除君士坦丁以来的基督化政策,力图复兴传统多神教。由于受到基督徒与教会的激烈反对和抵制,他复兴古典宗教的努力困难重重。在其统治后期,尤里安偏离了宗教宽容精神,颁布法令限制基督徒教师的授课资格。这些宗教歧视政策在帝国各地引发了暴力骚乱。
公元363年3月,尤里安率罗马大军东征波斯。罗马军队一路攻城拔寨,于5月底进抵波斯帝国首都泰西封(Ctesiphon)城下。之后由于后勤和气候等原因,罗马军队于6月中旬放弃攻城,向北撤往亚美尼亚,沿途不断与波斯军队交战。在6月26日的一场战斗中,尤里安受了致命伤,当晚死于军中。继位的罗马皇帝约维安(Jovian)与波斯人签定和约,率军撤离波斯。遵照尤里安生前意愿,他的遗体被运回小亚细亚的塔尔苏斯(Tarsus)城安葬。约维安是基督徒,他即位后废除了尤里安的限制基督教法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地位得以恢复,
然而,公元363年6月26日那场使尤里安殒命的战斗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时人而言,甚至对我们现代人而言,却成了永久的谜团。因为对于尤里安死亡的过程及死因,各方的解释众说纷纭。主讲人意图通过对尤里安之死的历史叙述的分析,揭示西方史学思想发展中的最为巨大的变局。
高研院为参加沙龙的老师提供午餐。因涉及订餐事宜,需统计确切人数,请拟参加沙龙的老师务必于4月8日中午12:00前告知:殷莹,54345290、yyin@simian.e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