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逻辑系列学术讲座举行

发布时间:2018-12-07浏览次数:52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系列高端学术讲座“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逻辑”于11月成功举办。

系列学术讲座分别邀请南京大学的童星教授、清华大学的杨燕绥教授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孙常敏教授,分别从民生的历史由来与演变、银色经济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变革和人口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变迁几个重要的宏观角度分析和阐述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保障的重大成就,以及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未来的走向。

首先是在11月12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的318会议室,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童星教授给本次系列讲座拉开了帷幕。童老师给大家带来讲座题目为“从民生概念演进看民生发展逻辑”;在讲座上童老师分别从民生理念与民生实务、民生领域与民生建设、民生狭义与广义和民生实事与民生方略四个方面进行讲述;从《左传》到孙中山再到当下习近平的思想,童老师为大家一一梳理了民生概念,又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分析了民生领域上理念与实务;从党的历次大会报告中总结出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五个方面是民生领域与民生建设的要点,并从十九大报告中所涉及到的民生思想分析了当下的民生广义概念和民生实事。童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环环相扣,让在场师生们了解到了什么是民生、民生里有什么、为什么要建设民生和怎样建设民生。社会保障是民生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搞好社会保障建设会促进民生建设的发展,做好民生建设也会带动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童老师用民生的发展逻辑让大家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而在讲座结束后,童老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不仅深入剖析了社会治理和民生理念,而且为我院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使在场师生受益良多。

紧接着在11月22日下午的公共管理学院417会议室举办了此次系列讲座的第二场,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杨燕绥教授给师生们讲授了题为“银色经济与社会保障”的讲座。杨老师从当下背景、任务和创新三个方面来展开此次讲座;指出了人口老龄化并非社会老化,当下人类进入以信息经济和健康管理为主流的银色经济时代,而银色经济的发展战略是改善人力资本与金融创新;并从学术、制度安排和制度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任务;最后杨老师为当下银色经济与社会保障创新发展从灵活就业、三支柱的运行机制、医疗服务治理和一体化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杨老师的讲座简明扼要、绘声绘色,不仅十分贴合当下时代背景,而且传授了很多新的知识点。而在讲座结束后,杨老师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讨论,使在场人员受益良多。

在11月30日下午的公共管理学院318会议室举办了此次系列讲座的第三场,由上海人口学会会长孙常敏教授主讲的题为“全球人口变动情景下的我国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的讲座。孙老师的讲座分别从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人口的死亡、人口分布及发展差异、地球承载力、人口素质、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与社会保障七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谈到了当下世界人口正在持续增加、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死亡率下降的客观事实,并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人口数量、死亡率和预期寿命之间差异;从资源承载力上分析了我国的最大和适当生存人口和我国上世纪的计划生育及当下的“二孩”政策;从受教育程度、健康程度、社会道德素质三个方面指出当下“人多不精”的事实;从老龄人口的比重等指标揭露出老龄化不断加快,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中国这一现象特别严重;最后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上海地方养老服务的发展和不足之处,并以德日两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为例,提出上海以及中国可以学习的地方。孙老师的讲座清晰而又准确,语言十分生动,不仅传授了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孙老师根据自身的生平经历讲述了很多的趣事,使师生们大开眼界。讲座结束后,孙老师又从二孩政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是在场所有人员受益良多。

三位教授均是国内社会保障领域的重量级专家,童星教授和杨燕绥教授都是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专家,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中政府决策的重要咨询专家,与中央决策部门紧密联系,把握最新最前沿的政策动向,给公共管理学院师生提供了极为重要前瞻的学术和政策引导;孙常敏教授是我国知名人口学家、上海市老年学会会长,且从政多年,是上海人口政策制定实施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其人口角度的社会保障见解极大地开阔了公共管理学院师生基于人口角度的研究视野。三个角度的高端学术讲座,紧密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逻辑”的主题展开,各有侧重又紧密统一,形成了一个系列的学术讲座,广大师生均深感受益,良好彰显了华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该系列活动的初衷,实现了预定的学术交流目标和社会影响目标。

文字|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