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改革开放与中国新型现代性建构”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8-12-07浏览次数:15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要求,以陈立新教授为召集人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新型现代性建构”研讨会,于11月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102会议室举行。研讨会主要议题包括:中国社会的独特性与现代性路径的多样性、改革开放与现代世界法则的重塑、中国发展道路开创文明新路的可能性、以劳动为原则的生活实践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中国道路对于当今全球发展的贡献。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方松华研究员、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孙伟平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郝立忠教授、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庄友刚教授、《东岳论丛》杂志社杨晓伟研究员、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向义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在海教授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陈立新教授首先说明了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与自己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道路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哲学研究”有关。改革开放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展经验,当代中国在学习西方现代性的基础上,已然开始了以自身实际为根据和导向的现代性建构,可以称之为中国新型现代性。各位专家都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性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见解,本次研讨会采取沙龙的形式,力求开放式讨论,期待各位专家呈现卓见。

研讨会第一阶段由方松华教授主持。

孙伟平教授首先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现代化”概念伴随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而不断更新其内容基质。孙教授认为,就价值观而言,现代性问题需要关注的,第一,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把握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第二,如何从核心价值观视角探讨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必须立足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或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区别的角度,审视社会主义在何种程度上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郝立忠教授认为,探讨中国新型现代性离不开对于现代性共同特征的探讨,我们在现代性语境下需要思考如何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直接拿来指导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克服与扬弃;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群众谋解放谋幸福即为人民服务的学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庄友刚教授则另辟蹊径,从空间与城市化切入现代性问题的思考,认为新型现代性在空间向度上必然要求一种新型的城市化发展,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尽管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明辨: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但其发展不能掩盖乡村现代化的问题;乡村现代化亦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乡村现代化绝不等于乡村城镇化。杨晓伟研究员认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如何对待和处理中国既有传统的问题。有的学者根据儒学在中国时代变迁中的转变,分了不同层次,如制度化儒学与学术化儒学。我们既不能将儒学上升到制度化的高度,同样也不能将儒学全然否定。如何将西方现代性的东西和中国传统的东西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研讨会第二阶段由孙伟平教授主持。

方松华教授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形成了原创性理论:其一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其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前者是自邓小平以来不断得以完善的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后者则是建立在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而逐步建构的适合世界规则的中国特色原创理论。我们首先要处理好中国与世界主流发达国家的关系,其次要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原创性的关系。中国新型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包含着现实的向度。陈向义教授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以“历时态的问题共时态的解决”的形式,在完成西方400年发展历程的同时解决了西方400年所积累的问题。中国新型现代性的建构需要面对两套逻辑: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我们把改革开放40年来这两套逻辑的逐步深化并恰当其分地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梳理清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工作。余在海教授认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无论是罗列事实的经验主义,还是一般的历史选择范式都无法达到合理的解释。只有从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批判中把握现代性本质与界限,才能理清中国为何要走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使用的历史批判方法,能够给我们提供最为重要的理论支持。陈立新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我们从此可以获得解释中国新型现代性的灵感。中国新型现代性的建构不可能盲从于西方现代性的发展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当下的现实生存境遇,解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现代性建构正在展示一个新型的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