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工作坊“晚清历史事件和文本书写中的圣母圣子形象”举行

发布时间:2017-03-21浏览次数:11

  

31日下午,跨学科工作坊“晚清历史事件和文本书写中的圣母圣子形象”在华东师范大学涵芬楼举行。本次工作坊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王寅丽、政治系崇明、中文系刘文瑾,以及交通大学中文系陈玲玲、张蕴艳,华东政法大学徐震宇,复旦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陈涯倩、历史系博士后刘树才等诸位老师参加。

此次工作坊的主题是“文本互涉中的太平天国宗教”,项目负责人以互文性对话为理论基础,从文本的对话、主体的对话和文化的对话三方面介绍太平天国宗教与基督教及中国民间信仰(特别是广西本土巫觋传统)间的关联和互动。课题负责人认为:与基督教传统把耶稣基督安放在基督信仰的中心不同,太平天国的宗教只是借用耶稣基督形象,把他作为中介性符号。而这点正体现了洪秀全和拜上帝教对基督信仰和本土性意识这二者关系的独特调整,即以本土性意识转化性地诠释耶稣基督形象的符号所指。

与会人员从不同学科进路就太平天国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太平天国宗教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洪秀全等人的信仰经验与基督教和中国民间信仰之间的关联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本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