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歌谈“思想史中的中国与日本”

发布时间:2018-04-10浏览次数:15

 

 

3月27日下午,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孙歌应邀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思想史中的中国与日本”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是思勉人文讲座第398场,由历史系李磊副教授主持,政治学系李永晶副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杨洋老师、历史学系王锐老师等众多师生及《澎湃新闻》饶佳荣老师、《第一财经日报》孙行之老师等校外学人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讲座的开始,孙教授首先结合其新作《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对本次演讲的题目作了解释。孙教授指出:在思想史的研究视野中,“中国”与“日本”并非是可以不加检视而直接使用的学术范畴,学理意义上的“中国”与“日本”与现实作为实体的中国与日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简单等同。思想史中的“中国”与“日本”是有着各自独特历史传承的一种基质或关系群,这种基质即是一种历史的脉络,思想史的研究不能离开历史的脉络去讨论思想的范畴,人的精神活动与现实行为方式在历史传承中是变化的,因为此种变化的存在,对于历史问题的讨论便需要历史的上下文。思想史的问题都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发生,故而思想史必须进行史料批判,来确立史料的边界。

随后,孙教授从日本“昭和史论争”的个案研究中遇到的史学认识论的问题,引出了日本著名政治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的基本观点:政治分析不能依靠整体性判断,有效的政治分析,需要分析一个社会体制演进过程中,哪些关键环节潜藏了日后发生变化的危险,什么样的人与事集中体现了其所在时代的紧张与矛盾。在此基础上,孙歌教授提出了丸山真男对整体性判断的批判与“笼统的中国研究”和“笼统的日本研究”相一致的问题,那么如何避免此类空洞的、似是而非的大叙事,而进入思想史中关键、复杂充满矛盾的环节?

孙教授随即以对沟口雄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心得来尝试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孙教授指出,沟口雄三先生是在人格化的历史论述上获得了非凡的成功的思想史家,少有思想史家能把人物生平作为思想史的关键概念载体,通过人的喜怒哀乐呈现。沟口试图建立重新解释中国历史的向量结构性假说,寻找历史中的流动与变化。相较于岛田虔次、荒木见悟等日本前辈学者用西方现代性理论来研究中国,最后看到“一地碎片”的结果,沟口雄三提出中国有其内在逻辑,所有要素都严整地参与着中国历史的运动。

中国历史的向量作为动态的结构到底是什么?如何准确把握沟口雄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内涵?孙教授先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一书中所展开的研究为例,剖析了沟口雄三对李卓吾的研究思路(详见讲座录音);孙教授特别提到,沟口先生以此来试图重新界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中一脉相承的思想史结构。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的思维世界》一书,表面上是沟口对于中国思想史中关键概念的解读,但并非是以惯常的西方哲学史的方式来进行解读,取而代之的是思想史的方式。在思想史的视野中,概念是流动的,并非仅仅依靠逻辑可以解释。孙教授认为,沟口所设想的中国历史的向量就隐藏在《中国的思维世界》一书中的解读中,天、道、理、心、自然等等观念,最后都会抵达中国历史的向量结构,这些观念都是相互勾连的,孙教授以沟口对中国思想史上“自然”概念的解读为例,为在座师生深入讲解了沟口雄三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思路,并谈及了个人的研究体会。

孙教授最后提到,如果换一种方式来重新思考中国历史与思想,沟口雄三的研究可以提供有效且直接的帮助,但如果不放下已有的阅读习惯,则很难进入沟口的思想世界。思想史研究只有打破整体性判断,建立人格化的叙述,才会关注流动的、变化的,很难用静态的概念所穷尽的对象,而中国的思想史恰恰提供了把握人格化现实情况的有利思想武器。

讲座最后,李磊副教授为孙教授本次演讲作了简要梳理与总结,在场师生围绕本次演讲的内容与孙教授进行了探讨交流,孙教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耐心的回答,本次活动在热烈地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