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继贤谈“日常道德与哲学元伦理学”

发布时间:2018-03-23浏览次数:13

320日下午,纽约城市大学的Hagop Sarkissian(萨继贤)副教授莅临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讲演了题为“日常道德与哲学元伦理学”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第397场思勉人文讲座,由哲学系Paul D’Ambrosio(德安博)副教授主持。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和哲学系的师生以及哲学系中国哲学全英文项目的留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萨继贤教授主要讲述了作为道德哲学的分支,元伦理学检验了道德的本性与形态,并在理论多样性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大多数职业哲学家只是拥护其中的一系理论,即肯定客观道德事实的存在。那么这种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或许和哲学家用来建构元伦理学理论的特有方法相关萨继贤教授引用Michael Gill的方法作为参考。这个方法有两个步骤。首先从日常语言和思想中搜集道德观点和用语。其次对第一步做最优性的理论分析。这一方法分析了日常中的我们如何思考以及争论道德。对日常道德语言的分析往往揭示了一些关于道德本质的俗见(陈词滥调),这里面就包括了客观道德事实。但这些分析方法并不能回答这些俗见的来源和基础。也无法回答道德判断的客观性问题。萨继贤教授引用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证明并不存在道德判断的真实基础。

萨继贤教授说,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并不一定够对道德问题形成广泛的共识。这主要在于人们首先对某些事务能否称其为道德问题存在着多种看法,例如堕胎、同性婚姻,有人认为是道德问题,而有人认为是个人选择,与道德无关。其次在于,即使在普遍承认某事是道德问题的前提下,对于道德问题的判断也存在着多种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道德判断的事实性基于一定的前提。人们的日常道德判断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道德的真实性只对于处于相似文化背景的人有效。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道德的感知则有较大差异萨继贤教授设置了相应的比较模型来凸显在不同文化视域下的道德判断的差异。在讲座的最后部分,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问答交流。德安博副教授为教授的讲演作了简要评述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