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终身教授报告会: 刘志基谈“数字化与古文字研究新材料”

发布时间:2017-12-22浏览次数:43

 

1221日下午,我校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第13场在中文系特藏室举行。中文系教授刘志基先生以“数字化与古文字研究新材料”为主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并有幸邀请到上海师范大学徐时仪教授对本场报告进行点评。

刘志基教授首先指出,学术的新发展得益于学科的新发现,并赞同陈寅恪先生观点,即用新材料研究新问题,才称作学术潮流。他继而分析道,在甲骨学领域的新发现,不仅得益于甲骨的出土和甲骨缀合,更加重要的是要用数字化的新方法研究当前亟待解决的学术问题。

在论证数字化新方法之前,刘志基教授系统梳理了传统的古文字资料整理的成果,并分析了传统方法的得失。刘教授将传统古文字材料整理的成果分为字典类、字编类、全编类、引得类、著录类、诂林类等6类。刘老师鲜明地指出:古文字材料的本身是成系统多层面复合型存在的,相对的,传统的古文字资料整理的手段是平面化的分割呈现。这种矛盾目前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整理手段,降低了材料的利用价值。而目前的数字化资料整理成绩,不论是单机版或者是网络版,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字符集存在盲点,二是检索效率不够高,三是资料的学术内涵不足。

有鉴于目前传统和数字化整理手段两方面的不足,刘志基先生点明了古文字资料数字化整理还有许多要进一步深入的地方。第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补缺传统古文字研究的工具,目前所做的还远远不够。第二,数字化的整理,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潜在的学术史发展点进行研究。针对这一点,刘教授用自己的文章《古文字填实块面构形成分的意义》来说明研究的立足点和方法。第三,数字化研究能破解一些瓶颈性的学术难题。刘教授指出目前甲骨文分类的实践困境,提出了用数字化解决这个疑难的方法。

刘志基教授做完精彩的学术报告之后,徐时仪教授为大家总结道:数据库的处理方式大有利用价值,可以将古文字材料的功用发挥到最好,在数字化和大数据时代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徐教授指出,运用数据库相比于传统手写笔记,不再是“厚积薄发”,而能够“厚积厚发”。他对在座的青年学者和十几位硕博士生提出希望,希望大家善加利用古文字数据库新材料,共同努力,奋激勃发。

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和总结之后,在座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同学意犹未尽,刘志基教授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利用同时资料”“怎样更好利用数据库”等问题。最后他总结道:“掌中之物不一定在掌握之中”,我们现在拥有较多可以善加利用的学术资源,但重点在于我们能否消化和吸收,以及运用和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