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罗伯·希尔兹谈“空间的多种文化形式”

发布时间:2017-11-16浏览次数:15

 

1113日下午,Rob Shields(罗伯·希尔兹)在闵行校区涵芬楼作了题为“空间的多种文化形式”的主题讲座。此次为2017年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109场,由社会发展学院的李丽梅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罗伯·希尔兹由多个历史文化案例讲起并以此引入“社会空间化”的概念,旨在说明“社会空间化”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如以《山海经》为基点,他观察到因时代的差异,人们对文本的解读也随之变化,即从“由下而上的纵向维度”转向“由内至外的横向维度,主要谈异域的边缘”。同时,在地中海区域的地理学文本中,从天圆地方到经度纬度坐标结构,再到12世纪《云游者的娱乐》中呈现出的交汇与碰撞及其隐含的全球观念,他发现人们这一认识的变化线路与对《山海经》的解读方法路径不谋而合。因此,罗伯·希尔兹认为它们皆可作为很好的文本案例,它们所展现出的“不同时代的人对文本的不同认识表现出不断变化中的‘空间文化’”。

承袭以上的案例,罗伯·希尔兹正式进入“空间化与时空”的分析,具体聚焦于两点。首先,他认为人类生活在不断变化着的“空间化”中。当今时代,人类所处的时空已不复当时,21世纪与《山海经》所描述的宇宙体系中的空间化明显不同。在过去,世界的“空间化”形式表达为“中心-边缘”、“远-近”、及不同地区、不同观念的人们的互相差异的制图方式等。但时至全球化的当代,这些固定的地理模式被新技术打破了,“时空压缩”成为直观的理解入口。以往的空间实体及城-乡等二元关系分野逐渐模糊,并出现新的混合模式。我们思考“空间化”问题时,应加入对新技术、因特网、社交软件(例如微信)等新因素的思考,新的社会行动网络由此形成,新的拓扑结构载入,人们的环境和日常生活体验得以空前的“膨胀”与延伸。

另外一点则是,罗伯·希尔兹强调时间性在理解空间问题中的重要性。空间性与时间性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经验与认知结构都不可避免地蕴含着时空这两个面向。人们依靠时间和空间来感知世界和建构环境,由此也可以解释某种情形下人们的社会行动与心理。他说道:我们目前正在建立的不仅仅是一个看起来与以往不同的、新型的世界,更是一个新的多层空间,这多层空间必然地同时与过去和未来勾连,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时间关系。正如此前所讲述的《山海经》和地中海区域的地理学一般,“空间化”形式与表征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的认知下不断变化着,时间性或历史性的延续成为我们理解的一个重要维度。

在前两个层次的论述基础之上,罗伯·希尔兹来到演讲的第三个部分:我们如何表述及应对新型时空问题。在分享了贝克关于伦敦地铁(地下)是如何决定地上人们的生活的表述之后,他提出,目前的世界是非欧几里得几何学式的空间,传统的三维空间认知已经不符合现下的变化,数字化技术、网络空间等开拓了新时空。单一的三维的互动之外,分布各地的不同群体也能发生接触,这些感知与碰撞效应同样可被认为是真是的,我们应该着眼于多元文化空间,从多时空角度去理解当下。罗伯·希尔兹借用福柯的观点总结到“新的时空即新的文化拓结构,这些新型的关系需要新的策略来应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时空与拓扑结构都是复数的。

互动问答环节,在座师生就讲座内容各抒己见,一方面就讲座内容进行启发式联想,比如从刘慈欣《三体》、《北京折叠》等所描述的时空观及其内在阐述的问题,与罗伯·希尔兹对“空间化与时空”的论述进行对接与发散;也有同学提出从文化、资本、结构等多维度理解空间化。罗伯·希尔兹针对各位师生的提问分别作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