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Sara L. Friedman(费雪若)教授(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在闵行校区人文沙龙做了“从边缘重新理解当代中国家庭”的主题讲座,此次讲座是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82讲暨Modo人类学讲习堂第38讲,经民俗学所李明洁教授推荐,由人类学所黄剑波教授主持,社会学系魏伟老师、人类学所刘琪老师等出席。
讲座开始,费雪若老师对费孝通关于亲属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包括但不限于宗族制度,孝道,祖先崇拜,父系亲属制度等,在此基础上,她指出家庭与亲属关系的相关内容,自人类学学科产生伊始,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且在中国语境下该问题的存在有着更为持久性的意涵。
在简短的概述之后,费雪若老师对研究选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首先,选题中的“边缘家庭”在他的研究中包括两个个案:第一个为非异性恋家庭,在此个案中,费雪若老师参考酷儿理论,结合新兴的人工生殖技术,对“What makes a family”做出了讨论。在中国语境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一种生殖繁衍上的意识形态已经持续很久,无论性取向如何,男性与女性均受到了婚姻与生育的压力。在这个大背景下,结合我国目前的法律实践,“户口制度”成为LGBT群体繁衍后代的重大阻力(周知,即使同性伴侣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获得孩子,在我国的法律实践中该孩童也会因为无法上户口而难以得到社会意义的确证)。该群体的许多成员会考虑形婚作为一种处理方式,然而婚后生活,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细节,纠结情绪,以及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都使得形婚成为了一种饮鸩止渴的手段。费老师的关键报道人,作为一个姊妹众多的“老幺”,在同性情感与家庭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存在着十分深重的角色紧张问题,他决定海外代孕,并选择了一个白人代孕母亲,其目的在于以“母亲在国外”为借口回避关于孩子妈妈的追问。
第二个个案讲述了一种逃离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尝试,即放弃所属阶层价值观,追求“田园牧歌”的生活方式的努力。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大学的难度逐渐下降,找工作变得更加容易,这给很多来自所谓三四线城市的人员突破区隔,提升社会阶层提供了通道,关键报道人Li Wei在大学毕业之后依次在深圳,北京等地辗转,随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诞生,生活,职业,消费等结构性压力逐渐强烈,Li最终决定“跳出体制内”举家迁居云南大理,通过当地的私塾,民办讲习所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旨在借助美式的亦或是国学的培养模式培养孩子创造力,自信心以及批判性思考。
Li Wei夫妇的决定受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费雪若老师在此指出,在Li父母的时代,读书(即一种官方意识形态下的教育)是一个人打破区隔的唯一出路,这使得适时生育问题有“面向未来的”色彩,而在目前,Li夫妇的生养决策体现出一种打破“现在:未来”二元对立的混融态势,发人深思。
费雪若老师援引以上两个个案旨在结合中国社会独特性,对亲密关系与时间观点做出新的讨论与反思。是否要孩子,是否选择形婚,在当下的社会中,更多的并不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思考。
讨论环节,社会学系魏伟老师首先就两个案之适宜性与主讲人充分交换了意见,并对“同志——代孕”案例中为什么会制造“混血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明洁老师指出婚姻与性的变化是时代变化的表征,有极大的讨论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方法提出了话语分析转向可行性的探讨。黄剑波老师总结,肯定了个案研究的创见性,同时与费雪若老师在研究的整合性上进行了坦率交流,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并对于“逃离”究竟是形式上的还是价值观层面的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