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山东大学王学典教授做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作“19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之变迁”的学术讲座。该讲座为思勉人文讲座第375讲,由历史系胡逢祥教授主持。
王老师首先指出1980年代以来三十年的中国史学大致可用“现代化范式”概括,这与之前三十年的“革命史范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近三十年中国史学又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全盘西化的1980年代;二、新国学时代的1990年代;三、2000年后的反西方时代。
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又提出近三十年来中国史学的三大趋势:
第一种趋势是西方史学的传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打破之前30年“闭关锁国”的状态,在1980年代首先引入年鉴史学,1990年代后逐渐由美国中国学导引中国史学,而西方史学的传入促使中国史学产生研究趋势上的两大转移:其一是研究重点从古代史转移到近代史;其二是研究方向转移到社会史上来。社会史具有跨学科和民间史的特点,这一方面伴随的是史学社会科学化的深入,有代表性的就是史学的社会学化、经济学化和人类学化;另一方面则是随着民间社会的崛起,史学研究选题有民间化和乡村化的趋势。
近三十年中国史学的第二种大趋势则是国学的复兴。这一方面是由于1980和1990年代之交对以《河殇》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的批判,另一方面还由于苏东剧变后不少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厌倦和抛弃,此外也是1980年代“回到乾嘉去”思潮的延续。
近三十年中国史学的第三种大趋势就是唯物史观地位的下沉。不少学术史绕过唯物史观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这与唯物史观长期与政治结合过于紧密有关。王老师指出唯物史观在学术史上具有独立的意义,这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强调社会经济史的价值、重视小人物、跨学科和关注重大问题这五点上。
最后王老师总结说,以上指出的近三十年中国史学的三大趋势正处于良性竞争的局面中,他对中国史学的未来充满信心。在问答环节,王老师回应了“唯物史观是否需要随时代发展”、“中国史学社会科学化的特点”等问题,与会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