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张杰谈“连读变调对音系语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21浏览次数:24

 

7月3日下午百场校级讲座64场“连读变调对音系语法的启示在中文系特藏室举行。讲座由美国堪萨斯大学语言学系张杰教授主讲,中文系郑伟教授主持,出席讲座的有现代汉语教研室左思民、韩蕾、孙锐欣、吴君如、黄玉雄,对外汉语学院袁丹以及中文系和外语学院的学生们。

张杰教授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语言学博士,曾在哈佛大学语言学系任讲师,现任美国堪萨斯大学语言学系教授,他的主要学术方向为音系理论、实验音系学及语音学,特别是音调语言的实验音系研究及结构模型。此次讲座中,张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他以实验音系学的方法对汉语母语者的连读变调行为的研究,实验发现了变调行为对连读变调音系机制具有促进作用。

张杰教授首先明确了音系语法的概念,并且指出传统音系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并指出音系学中实验方法的重要性,张教授认为:“我们必须用实验方法更直接地去探索说话人的音系知识。如果我们对音系的研究只限于语言的词汇本身,我们将无法发觉说话人隐藏于词汇之外的音系知识及其来源,从而造成对音系语法的认识的偏差。”讲座的主体部分为介绍对台湾闽南话、上海话和无锡话中的变调规则的wug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无法用表层配列规则激发的变调规则经常不被运用在新词中,而表层透明的变调规则具有更高的能产性。这些发现说明这两类变调在音系语法中的根本机制是不同的,而这一结论很难由这些变调规则在其方言词汇中的规律而得出。张教授指出自己对汉语方言连读变调问题的研究还仅处在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上,这是实验音系学的第一步,研究工作还需坚持不懈的努力,还要建构既能描述固有词汇中的音系规律,又能捕获关于说话人行为的实验数据的音系语法,最终是要建构一个能够从一个正常人所接触的语言数据习得正确的音系语法的习得模型,为大家提供了语言学专业下音系学研究的前进方向。

在最后的提问交流环节,学生踊跃发言,提出疑问,张老师也给予了详细的解答。例如,中文系张明辉同学提问:“在音系学研究中,本调的概念是什么?在吴方言金华片等方言小片中还有两个调型一齐发生变化,这样的现象在术语上如何归纳?”张教授认为“本调”是传统的方言学中的概念,而在音系学的研究中,更要着眼于“对立”;对于变调形式如何理解,学界还要拭目以待,目前研究的主体工作还在于对变调行为的描写上。另外,多位老师也参与了交流讨论,例如,现代汉语教研室的吴君如指出“识字教育”因素也会对变调的能产性产生影响。本次讲座时长2个小时,讲座内容精彩充实,具有很强的前沿性,现场的研讨氛围热烈,给到场的学生们提供了更多样的学术观点,同时扩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