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传播学院的Manjunath Pendakur教授在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做了一场讲座。讲座主题为“印度的全球化:政治经济学视角(India’s Globalization: A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为思勉人文讲座第366讲,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畅畅主持了讲座。
潘达可教授当前专注于印度的全球化和农村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他将政治经济学与人类学调查方法相结合,提出“全球化”并不是简单是我们通常所叙述和理解的那些意义,其背后伴随着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欧洲经济贸易扩张,以及基督文明扩散而慢慢展开的。自1991年以来,印度的经济政策发生历史性转向,全面拥抱新自由主义,向全球经济接轨,印度公民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因此发生根本性变化,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潘达可教授从六个历史时间节点分析了印度的全球化过程及其后果:第一个时间节点是1757年,英国与印度发生普拉西战役,随后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而这个转折也成为印度开始进入全球化进程的起点;第二个时间节点是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为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和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独立挫败了英国的殖民同时,同时也造成了领土和宗教的长期矛盾;第三个时间节点是1970年代的“绿色革命”,表面看是解决印度粮食问题,但是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印度农业的进一步资本化,随着农业的大规模发展,相应的也产生了水源、农药、病虫害等等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印度严重的生态危机;第四个时间节点是1975年,总理英迪拉.甘地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媒体的审查制度进一步加强,国家管控制度进一步加强,当时政府强制清除了德里的贫民窟,使数十万计的人民流离失所,数千人被杀,印度社会陷入了更深的危机;第五个时间节点是1991年,新古典自由主义在世界的再次抬头。维护个人自由和竞争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再一次发展。而社会的危机导致各国政府纷纷诉诸经济发展的长期策略,印度也放弃了社会主义或者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各种亲西方的,亲市场的思想在印度盛行;第六个时间节点则是1992年,巴布里清真寺被印度教极端组织强行拆毁,当时曾引发严重的宗教流血冲突,导致数千人丧生。表面看似宗教冲突,事实上背后是严重的经济和政治的危机。将这六个历史时间节点串联起来,潘达可教授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角度重新探讨了印度的全球化过程,以及全球化过程对印度的社会分层、贫富分化、宗教冲突以及文化生活造成的深远影响。为我们重新认识“全球化”及其后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的维度。
讲座中同学们和潘达可教授讨论了全球化及阶层分化问题,也讨论了中国的全球化问题。最后由吴畅畅副教授总结了讲座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