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虹谈“阴性面相的江村——写在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80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7-09-13浏览次数:15

616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女性学的金一虹教授来给华师大师生做了一次“阴性面相的江村——写在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80周年之际”的讲座。本次讲座思勉人文讲座第363期,讲座由历史系王燕老师主持,参与的有历史系姜进老师和众多历史系、社会学系、中文系的师生。

金一虹教授讲述了她选择阴性江村题目的原因,并谈到了她对费孝通先生理论脱魅的过程。费孝通对江村中展现出来的性别问题的模糊处理以及宝森的研究使得金一虹认识到费氏等男性学者对妇女问题的认识,不足以真正展示妇女的劳动和生产、生活。她试图通过她在江村十多年的访谈,用一个一个的故事拼接起女性在19301940年代在江村的生产和再生产,她们的生活图景和结构位置。

金一虹调查中的江村展现了破落的经济困局,但同时又最早进行工业化。它既要生存,又要延续香火。在这样的环境中,金一虹用“气煞丫头”、L乖囡、N美娣等故事说明了19301940年代的江村里存在的严重的溺婴、女儿与小媳妇的交换等等问题。同时,又用其他一些例子说明工业化开始后,妇女劳动对家庭经济的巨大贡献和逐渐产生的工业变迁中的女性主体性。可金一虹也证明这种主体性并没有能够顺利打破仍然健在的家庭制度和一整套的性别理念。工业发展和经济收入增加并不必然带来妇女的地位改善。金一虹还用Z亥金的故事来说明,女性的技术进步受制于制度制约,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还是生育制度。

在举了众多的详细的调查访谈案例和大量细致的数据之后,金一虹认为,直到农民自主推动的工业化,即乡镇企业和家庭工业“异军突起”后,有技术能做工挣钱的媳妇,才显示出妇女的经济创造能力具有改变家庭权力关系的可能。同时,制度推动型的生育模式的转变,比如少子化、婚居模式的变化大大加速了未来家庭男系单系制解体的可能性。

金教授在讲座最后,也提到这是她目前还不完善的研究,需要理论以及资料的补充和修正。在提问部分,社会学系的学生询问金一虹教授有关学术中立的问题。金一虹教授也坦承她在研究中为江村的女性付出了很多感情。但作为一个学者,需要调整情感和研究。姜进教授也认为,没有一项研究是完全中立的、客观的。王燕老师评价了金一虹教授展现的江村是一个与当代“唱盛中国”的学术史中江南中上层妇女的历史描述完全不同的世界。历史系的学生提问,金一虹教授访谈的其他几个村庄与江村的不同之处。大家共同在一起探讨了技术进步和农村妇女在费达生的帮助下,进入管理层对于女性的历史性影响。不过,金一虹教授也指出,性别设计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不仅在家庭制度、生育制度,在企业人事安排当中也明显存在。这是这些性别设计,处处使得江村的阴性面相以边缘的面目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