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韩国全南大学罗景洙在闵行校区法商北楼525室做了题为“对时间和空间的阶层认识和民俗文化的对应样相”的专题讲座,这是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65场,讲座由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徐赣丽老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韩语系的郭一诚老师担任翻译。来自民俗学所、社会学系及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学参加了该讲座。
讲座伊始,徐赣丽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全南大学民俗学研究的悠久历史,在韩国民俗学界具有的重要地位,也介绍了罗景洙教授本人在民俗学的研究上所做出的贡献。
罗教授以民俗与哲学的关系引入了本次讲座。罗教授认为,哲学是建立在民族生活方式上的思考,它与民俗紧密相关。因此,民俗学的研究应该要有一定的哲学基础,本次讲座即是在哲学基础上对民俗学研究进行的整理与反思。
罗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三个部分而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东洋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与适应,通过对“时-空”、“自然-文化”、“三间”、“直接-间接(化)”、“folklore-民俗”这五对概念的比较和阐释呈现了东西方文化在文化史、文化圈、文化层等不同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区别。
第二部分以“亭子”和“茅亭”为例,阐释了不同阶层的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差异表现。亭子是指支配阶层(官吏)、有闲阶层(富者)作诗、娱乐、接宾的场所,位置常在山水(自然)与村落的中间,依托匾额、亭号、记文、诗文进行记录;而茅亭则是被支配阶层(农民)进行休息、交流、祭祀仪式的场所,往往位于农田与村落的中间,依靠口头文学进行记录。相关差异还表现在名称、所有者、目的、造景等其他方面。
在第三部分,罗教授从时间的角度切入,对比了韩国上层贵族文人创作的四时歌谣与下层农民创作的月令歌谣的差异。例如,在素材来源上,两班贵族由于需要根据季节更替而更换衣物,因此对四季变换更加敏感,其创作的四时歌着重于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农民阶层出于耕作的需要,必须对一年中不同时段所应采取的相应生产措施有清晰的认知,歌谣素材也依据十二个月的变化而铺展开来。
在讲座中,罗教授辅以宗庙祭礼乐(支配层礼乐)与洞火祭礼乐(被支配层礼乐)等丰富的视频素材对其观点做了补充展示,深入浅出地将学理性分析与相关民俗实践进行了结合。
最后,罗教授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民俗学是一个极具扩张潜力的学问,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能够为在场各位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从而扩张民俗学的外延,并期望中国以及东方文化能够在世界舞台上有更大的发言权。
徐赣丽老师认为,罗教授在本次讲座之中先从理论引入,再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的形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而对于时空的研究视角也比较新颖。该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民俗学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研究,也带给我们许多前沿性的学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