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知名学者学术讲座”之一“元代文学的厌乱思治主题”在闵行校区文史哲楼中文系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査洪德教授主讲,中文系彭国忠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査教授梳理了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学术界对元代文学的研究,认为学界普遍认定的元代文学具有“反封建”、“反传统”主题这一结论不能成立。査教授指出,元代文学中恰恰体现了“重建社会秩序,重建道德体系”的精神,其中“厌乱思治”是元代文学的重要主题。査教授认为在现有中国文学史书写的话语体系中,始终含有革命话语,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一代文学之原貌,只有从当时的历史文献入手,才能准确把握住元代文学的精神。
査教授认为元代存在朝政之乱、社会之乱、法律缺失、教化不行、道德失范种种严重的社会和道德危机。无论是杂剧作家还是诗、文、词作家,始终面临着社会重建、道德重建的严峻课题。在这样的时代,有良心的作家,都会以他们的作品,参与和促进社会秩序与道德重建。在元代乱世,厌乱思治,是诗、文、词、曲等各体文学的共有主题。通过对元代社会历史环境的深度考量,査教授认为将元代文学理解为“反封建、反传统道德”是和当时的社会现状相矛盾的。冲突焦点在于文学作品如何在传统断裂的时代反传及道德几乎崩溃的时代反道德。
査教授深入分析了《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等长期以来都被视为反封建、反传统道德的元杂剧作品,认为在这些作品中没有体现反封建、反传统道德的主题。他认为所谓的“反封建”应当是“自觉而明确的反对封建制度或封建观念的意识,有超越封建观念、封建制度的思想”,但此内涵并没有在上述的元代杂剧作品中体现出来,这些这篇体现的恰恰是元代文学的厌乱思治主题。
讲座结束时,彭国忠教授做了总结。彭教授认为查洪德教授从历史、思想、政治、学术等角度,从中国文学史的传统出发,阐述元代文学厌乱思治的主题,具有宏大的学术视野。最后,查洪德教授与硕士、博士研究生同学们进行了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