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法商北楼一楼学术沙龙举行了2017年知名学者讲座第6讲,暨王富文民族研究纪念讲座第3讲。来自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的纳日碧力戈教授做了主题为“民族关键词与共有精神家园建构”的报告,我校人类学研究所黄剑波教授主持了讲座。
本次讲座纳日碧力戈教授以奥尔特纳的“关键符号”(key symbols)理论为分析框架,以蒙古语的“Oron”(国家)、汉语的“中华”“中国”、英语的“country”“state”“nation”为例,认为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表达,这集中体现在关键符号之上。纳日教授认为处理民族关系要从关键词入手,在此基础上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
纳日教授首先对“关键符号”相关理论在国内外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自从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出版以来,国外学术界有诸多关于关键符号的探讨,其中以奥尔特纳为代表,其将关键符号分为概括性关键符号(Summarizing key symbols)和详尽性关键符号(Elaborating key symbols),并提出了“根隐喻”“关键情节”等重要概念。而“关键符号”在中国学术界则有刘基建翻译的雷蒙·威廉斯所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汪民安主编的《文化研究关键词》等著作。在此基础上,纳日教授认为处理中国民族关系的时候,同样需要从关键词入手,而第一个关键词就是“中国”。“中国”这一概念的内涵在历史上经历了发展变迁,由最初的空间概念逐渐发展到地缘文化概念、政治概念,但实际上国家边界和文化边界并不一致。纳日教授从蒙古语、英语关于“中国”一词的翻译入手,分析了对于“中国”概念的不同表达和理解。英语中“state”侧重政治的含义,“country”侧重乡村。蒙古语中“Oron”具有进入的含义,蒙古语对于国家的定义侧重人口这一要素。从这些不同翻译可以看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及不可通约性、不可翻译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到底是什么,纳日教授认为应将中国看作是一个过程中国、连续中国、绳索中国,它是文化多样性之间的一种勾连。在这样一种文化多样性的基本事实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纳日教授从回归“音之起的原初时刻”、重叠共识、培养普遍生态观、从包容差异到欣赏差异、从欣赏差异到重叠共识、由守望尊严到互守尊严、由以人为本到万象共生六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最后的提问环节,在座的老师同学们就蒙古教育中汉授和蒙授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平等化的语境下建构共有精神家园、新蒙文的发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如何在实践层面有所作为等问题向纳日教授提问,纳日教授一一作了回答。最后,黄剑波教授指出,人类学研究所举办有关民族问题的系列讲座,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了了解文化多样性的平台,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同时,这也是对投身于民族研究一生之久的王富文教授的一种行动上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