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在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法国索邦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系副教授施泰纳(Pierre Steiner)带来了一场思勉人文讲座“再论表征主义与反表征主义”。本次讲座由哲学系何静副教授主持。
施泰纳教授的本次讲座是围绕当代认知科学中的核心概念“表征”展开的。首先,施泰纳教授给出了心理表征的概念。学界一般认为:心灵表征实质上是大脑的物理结构,它常常在是亚个人层面发生;心灵表征往往携带关于事件的外部状态或特征;并且心灵表征往往具有意向性和真值条件。接着,施泰纳教授重点论述了认知科学哲学领域中有关表征主义和反表征主义间的争论。在表征主义中,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立场。有的学者给出了本体论的承诺,认为心理表征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我们有必要用表征的概念来对所有的认知过程进行解释和说明;而有的学者则给出了方法论的承诺,主张心理表征尽管事实上并不存在,但是在对一些认知过程进行解释和表述的过程中,心理表征的概念是不可或缺的。施泰纳教授进一步指出:在表征主义那里,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心灵表征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是符号、图像还是模型?它们和知觉、行动的关系又是什么?心理表征是具身的吗等。但是,无论持有什么样的表征观,学界似乎有一种共识:表征具有意向性且具有内容。以Hutto和Myin为代表的认知科学哲学家持有反表征主义的观点。表征并不因为具有语义学的特征而具有解释的功能;并且主张非表征主义的解释是可能,例如,我们可以诉诸动力系统理论中的吸引子概念,内部控制参数以及耦合关系等。
接着,施泰纳教授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意向性并不必然地与心理表征相连。他反对传统的表征主义观点,转而对没有内容和意向性的心理表征概念进行了辩护。通过援引现象学家海德格尔、胡塞尔和梅洛-庞蒂关于意向性的论述,施泰纳教授认为意向性本质上是行动而非心智状态的一种特征。那么,如果的确存在心理表征,但是却不具有意义和意向性,那么我们要如何对我们的确能够对过去、将来或抽象的问题进行思考这一事实进行解释呢?施泰纳教授认为,实用主义者在这方面的思考成果将令我们受益匪浅。以杜威为例。杜威认为,在情境性的体验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有机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心灵与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与意义相关的。杜威声称,如果意向性因为一种行动、一个对象或一个有机体对某事的指示关系,那么就不存在意向性或所谓的意向性问题。基于实用主义的理论资源,施泰纳最后总结道,对思维意向性的解释不应当诉诸于心理表征或心灵与世界的特殊关系,而应当诉诸于意义与思维产生、分享和描述的社会与语言学的环境。
报告结束后,施泰纳教授与在坐的听众进行了充分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