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耀明谈“佛教对自我观念的检视与见解”

发布时间:2017-06-06浏览次数:29

  

419日下午,台湾大学哲学系蔡耀明教授在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佛教对自我观念的检视与见解”(Buddhist Reflections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Idea)的讲座。此为思勉人文讲座第339场,讲座由哲学系宗教学教研室张晓林教授主持。出席讲座的有哲学系蔡林波、宋锡同、牛文君、陈乔见、张小勇、赵东明等师生。

讲座围绕着下列主题进行:(一)、自我之界说:1、自我(ātman),当事者在个体上的等同或同一(identity);2、自我,在认知上,涉及认定或辨认(identify;affirm),亦即,认定所面对的项目就是当事者之个体。(二)、自我之对反词,以语言之对反型态而设置的三类用词:1、人称代名词之双方,自我vs.你、你们;2、集合领域之二分,自我vs.它者/我群vs.它群;3、认知所对之二分,自我vs.对象/内部vs.外部。(三)、一般世人在自我概念的一些典型的做法:1、自我之追求与寻找,把自我对象化,进而追逐对象化的投射体;2、追寻不到自我,自我茫然、无所适从、随波逐流、放弃自我;3、以为追寻到了自我。(四)、以为追寻到了自我之并发情形:1、自我认定(ātma-saṃjñā;conceptualizationofaself),心念形成这就是自我之概念认定/将所知觉之项目,拿自我概念,做成予以等同的认定;2、自我见解(ātma-dṛṣṭi;viewofaself),认为或论断自我在世界为独立的且永久的存在体;3、自我执着(ātma-grāha;clingingtoaself),执着在自我之念想;4、自我傲慢(ātma-māna;prideinaself),藉由自它比较而骄傲在自我;以及5、自我爱恋(ātma-sneha;莫名的自我感觉良好);6、自我困惑(ātma-moha;环绕自我概念衍生的困惑)。(五)、佛法在自我课题,在乎什么?(六)、在自我课题带出佛法教学所必要的一些准备功课。(七)、佛法在自我课题提供的配套装备:1、入手观看与检视的项目,并非落在自我概念,亦非来自特定社会或文化对自我意象的期望或模塑,而是解开通常的生命体可考察的积聚成分,包括物质(色)、感受(受)、概念认定(想)、心意之组合造作(行)、分别式知觉(识);2、以无常为考察的角度,不以静态的方式将这五种积聚成分固定下来,而以动态的眼光考察其变动不居;3、以受困于无常之流为着眼,不迁就片刻的感受或短暂的处境,而是着眼于所依托的积聚成分牵连在变动不居流程的受困、苦恼、身不由己且心不由己的不自在;4、以缘起深入且长远地推展探究,一方面,回溯目前的积聚成分从什么样的关联条件的作用才得以生起,另一方面,追踪目前在积聚成分的造作将衍生什么样的后果。(八)、佛法在自我课题的论述条理。(九)、“诸法非我”此一论旨在说什么?(十)、“诸法非我”此一论旨的启发与用途等论题展开。

以上,这些论题不仅切要于日常生活的适切运作,而且一直是哲学探究的重点项目所在。在本次演讲中,蔡耀明教授以佛教之《阿含经》与《般若经》为主要的依据,对于上述论题逐一剖析,进而提出在思辨条理尽可能一贯的见解。

讲座的尾声,蔡教授回答了几个问题:“如来藏”(tathāgata-garbha)和“佛性”(buddha-dhātubuddha-gotra)是一回事吗?“阿赖耶识”(ālaya-vijñāna)又是什么?佛教各宗派对自我的看法有差异吗?以及如何理解印度教的“神我”(ātman)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