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张晓玲谈“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可持续城镇化”、“国际论文发表策略”

发布时间:2017-06-05浏览次数:8

  

420日上午,香港城市大学张晓玲副教授应邀在闵行校区资环大楼554会议室做了题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可持续城镇化:理论与政策”及“国际论文发表的正确策略”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和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承办,孙斌栋教授主持了这次讲座。参与本次讲座的还有谷人旭教授、黄俪副教授、何丹副教授、崔璨青年研究员、申悦博士等师生。

张晓玲副教授研究兴趣是可持续城市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再开发以及环境管理、能源政策研究。相关学术成果已在“Urban studies, Land Use Policy, Cities SCI/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目前正在计划的一部题为《重塑可持续化城市:空间,规模,新城市时代的治理?》(Remaking sustainable urbanism: space, scale, governance in the new urban era?)的新书将于2018年出版。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张晓玲副教授介绍了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可持续城镇化的理论与政策。首先,张晓玲副教授解读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潜在危机,其中重点论述了在资本第二次循环条件下中国政府对城市建成环境的巨额投资可能带来的隐患。接着,张晓玲副教授介绍了中国城市化的“泡沫”,并以杭州和常州为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具体指出中国城市大量建设的城市新区,在二、三线城市中却成为了“鬼城”、“空城”,这是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一大挑战。张晓玲副教授进一步分析认为城市新区大量涌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资本的不断投入,其二是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空间扩张。最后,张晓玲副教授也指出,该研究仍出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证方法检验理论。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张晓玲副教授结合自身经历,简要介绍了国际论文发表的正确策略,并分享了她多年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她认为一个成功的科研工作者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好奇心、合作意识以及要使自己变成网络中的节点。孙斌栋教授进一步指出批判精神对于科学研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