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皖鄂粤冀农村基层档案资料搜集、整理与出版”课题组在历史系1103室举行第四次学术沙龙。会议由韩钢教授主持。课题组成员鲁利玲(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王海光(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满永(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唐小兵(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等参加了本次沙龙。
本次沙龙主要议题是交流课题进展情况,研究明后年课题实施计划。安徽、河北、湖北和广东四个子课题组负责人首先通报了各自课题组的进展情况。在四个子课题中,安徽课题组大体完成了前期的整理工作,河北和湖北课题组整理工作接近一半,广东课题组资料的搜集还需进一步充实。
与会者着重就各子课题组在农村基层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展开了讨论。满永详细地介绍了广东地方农村档案资料搜集困难的情况,计划本学期结束后进行新一轮的档案搜集,以充实广东课题组的档案资料不足的问题。鲁利玲和肖安淼分别就安徽和河北课题组档案整理过程中的档案文件时间、出处等的辨识、文件的缺失、档案文件的归类以及档案框架的栏目调整等问题向与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报告。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进行了认真细致和热烈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档案资料整理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方法,决定:广东课题组需要加大力度搜集档案。档案文件的时间、出处的辨别,一方面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细致的辨别,没有时间的文件则需要根据文件内容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对文件时间也作了严格的规范,务必做到尊重原文。档案文件的归类也务必尊重原文,不一刀切。每个点的档案资料都各具特色,因此原先档案整理体例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和调整。如原先的“农业生产”项目没有将“农田水利、农业设施”并入其中,此次会议即作出了调整;又如河北的基层档案出现大量的账册表格如按照原先的划分则破坏了档案的完整性,因此本次会议决定单列账册一类。
最后,韩钢教授对项目的经费开支、下一步的人员安排、整个项目的总体进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划,要求到明年秋季档案的整理工作总体完成。本次沙龙解决了档案整理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