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在闵行校区二教113教室举行。来自日本成城大学的陈力卫教授做了题为“《共产党宣言》的早期翻译问题”的讲座,讲座由日语系尹松老师主持。
《共产党宣言》是一份纲领性文件,也是一份政治革命的宣言,自1848年发表以来,在思想和理论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成为了当时改变中国的主要动力之一。其语言上的冲击力更是唤起群众、激发革命的一股无穷的、直接的力量,从其语言的角度进行对其分析无疑是审视近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尝试。
那《共产党宣言》是如何传播到中国的呢?从语言链的角度看,其共历经了德文版(1848)、英文版(1888)、日文版(1906)和中文版(1920),可以说,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中国得以传播是建立在日文文本的基础之上的。至少在语词文字的层面,中文版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日文文本。日本《共产党宣言》的早期译本是由日本当时社会主义运动杰出领袖之一的幸德秋水和堺利彦翻译而来的,刊登在其创办的刊物《平民新闻》上,但立即遭到了警方查封。后来又全文刊载到了其创办的杂志《社会主义研究》上,中文版的最早两个译本均是据此日文译本翻译而来。
1908年3月由何震主笔的杂志《天义》刊登了民鸣翻译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译者民鸣,显然是一笔名,具体身份及履历不详,但该译本75%以上沿袭了日译。后来,早年曾留学早稻田大学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陈望道翻译了影响当时中国命运的《共产党宣言》,并于1920年在上海出版。相比较于民鸣译本,陈译本在语词上沿袭日文版程度有所降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陈译本也明显具有口语化的特点,但在比较其语词对日语词的沿袭程度后,发现该译本依据1906年日文版亦是不争的事实。
陈力卫教授还指出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在改译的过程中,在语词的翻译上开始呈现出两极分化, 对异己及对立阶级的用词愈发趋向尖锐化。研究《共产党宣言》的翻译的目的是想透过“日本”这一视点,梳理汉语文本中语词和概念的形成过程,回答语言是如何演变成一种物质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