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彭国翔谈“《警枕录》的精神世界及其思想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7-04-07浏览次数:44

  

310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特邀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际中西比较哲学学会(ISCWP,USA)副会长彭国翔教授在闵行校区人文沙龙开展题为“《警枕录》的精神世界及其思想史意义”的讲座。本次讲座系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5场。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贡华南教授主持,陈赟教授点评,华东师范大学多名硕、博士研究生参与了讲座讨论。

彭教授首先介绍了《警枕录》的作者——汪霦原,包括他的生平、为学以及成书的缘由;其次是详细深入地分析了该书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精神世界;最后是将该书放入清代整体的思想脉络中呈现其鲜明的思想史意义。

首先,《警枕录》作者为汪霦原,写于1841年至1843年,道光年间;该书的序为清代穆彰阿1845年作(汪霦原为穆彰阿门生)。汪霦原籍贯为江西徽州府,曾做了两年的湖南衡山令,然后回到杭州教学3~4年后便去世。该书便是汪霦原在去世前三年所作,为日记体裁,书名《警枕录》,“言半由枕上得之,用于自警。”又名《敬静定斋文抄》。汪霦原还编撰过《新吾粹语》,刻过刘宗周的《人谱》。汤金钊于1845年秋写了《书警枕录后》跋语。汪霦原本人并未想将此书刊刻面世,只是自己读书有见,记录以自警,留做纪念。从内容来看,确是作者在慎独的状态下做的身心修炼的自我见证,并非是向世人展示的文字书写。  

其次,书的正文是道光辛丑到癸卯(1841-1843)三年间的407条日记,展示了一个念兹在兹终日处在身心修炼的一个道学家的形象,通过进入众多古圣先贤的精神世界并与之进行深度对话,交相辉映而呈现出的真诚朴实且不失深广的身心修炼的精神境界。407条日记中,引用宋明到清朝的理学家有30个,共100条。不仅有发自于道学的问题意识,且书写的方式也是理学的话语;不仅有严格的修身功夫的实践,同时也有依据修身功夫而体贴出的对道学理论的创新。如:“静、敬、定,一言以蔽之,曰凝。但此事凝之甚难,能凝于静,未必能凝于动,安得不随时设点主静以凝之。凝即是定,静亦凝,动亦凝。能守故凝,能凝故一,凝其志,凝其神,而德乃聚。一其视听,一其心思,而学乃专。”敬源于朱子,静源自周敦颐,定源于程颢,凝源于庄子。汪霦原用凝字将三个概念所各自包含的概念统合起来,将静、敬、定三者的内涵都包括在其中。后将“凝夫”作为自己的号。同时“静坐”功夫也是汪霦原日记中经常记录的一门功课,此外,《警枕录》还涉及到了道教和中医养生学。

最后彭国翔教授深入透彻地分析了个《警枕录》的思想史意义。首先,这部书有益于帮助我们细致全面地认识清代思想的整体图像,纠正单纯以考据学为清代思想全貌的一偏之见。汪霦原的《警枕录》正是作为一个线索,让人看到道学传统,无论作为一种思想话语,还是生活实践,非但没有完全消失,反而更加成为像汪霦原一样的人的日常生活经验。汪霦原身处杭州,也就是在考据学盛行的中间坚持道学传统,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理学传统与考据学传统之间,即便是在江南地区的关系。因此从地域来划分考据学跟其他的学术传统如湖湘理学、江南考据学等,作为清代思想的错综复杂来看,仍然还有许多精细的部分值得探究。汪霦原的《警枕录》便提供了一个来自于清代思想内部的一个有力的支持。同时理学的传统观念和实践如何在清代被儒家人士思考和实践,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之外,汪霦原的《警枕录》也提供了一个最新的案例。彭教授认为汪霦原这本书所呈现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让我们对清代道光年间理学世界的一个局部可以有一个清晰和深入的观察,同时对于理学思想史的发展更有进一步的揭示之功。一般论及清代道光年间以及之后的理学,总以曾国藩为代表,但对于曾国藩理学思想和实践的渊源何在仍很模糊。彭教授分析到曾国藩在政治上的崛起是源于穆彰阿,而正是汪霦原的学生劳崇光作为曾国藩的湘先辈,介绍曾国藩认识了穆彰阿。也就是《警枕录》这本书向我们显示了从汪霦原、劳崇光到曾国藩的清晰线索。为重新还原清代思想的地貌和完整脉络,提供了清代理学局部的一条线索。

讲座后,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贡华南教授和陈赟教授做了精彩点评,同学们也与彭国翔教授交流了诸多问题,如考据学与理学在清代当时的横切面的展开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