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郭沂谈“从道的构成看人性及其构成——道形上学初探”

发布时间:2017-02-17浏览次数:4

  

1214日下午,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118场在闵行校区人文楼人文沙龙举行。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尼山学者郭沂以“从道的构成看人性及其构成:道形而上学初探”为题做了报告。本次讲座由哲学系教授方旭东主持。

郭教授首先回顾了他提出的道哲学的背景和问题意识。他认为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的宏观角度,当今世界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深入,人类遇到的最大挑战和问题是:精神迷茫、价值失落和文明冲突。他借助轴心期的概念,认为我们人类现正处于第二个轴心期,正是精神突破的时代,所以,他认为整合知识论和价值论,维护价值论在哲学中应有的地位,论证全球理论和普世价值,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是当今整个世界重建哲学的根本任务。通过形上学来开出种种有关人生、伦理、社会、政治的学说,是未来哲学发展的基本路径。以现代宇宙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宇宙论为基础,以中国古代形而上学为典范,综合中西古今的哲学意识,重建一套新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合一的形而上学,就成了开辟未来哲学的一条可靠道路。他认为中国哲学在这一方面有着自己先天的优势,因为中国形上学的基本特征是体用一如,上下一贯,这充分表现在宇宙论与本体论的合一。

接着,郭教授对中国哲学的构成进行了划定,认为中国哲学有形而上学,形而中学和形而下学,其中本原论和人性论是形而上学,也是他着重要讲述的部分。他所建构的“道哲学”和“道形上学”是一种在“道”的基础之上或者说沿着“道”的进路而建立起来的哲学和形上学(Daoic philosophyDaoic metaphysics),而不是为了“道”而建立的哲学和形上学,也不是对“道”所作的哲学和形上学的解释(philosophy of Dao, metaphysics of Dao)。他认为“道”作为宇宙之本原、世界之本体,是一个超越的和绝对的本体世界。它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所不包、不生不灭,是一个绝对的“大全”和一切存在者之母。紧接着,郭教授进入他此讲的中心内容,他认为“道”由道素构成,分别是:值)价值元,价值的存有、意义的存有;气)质料元,质料的存有;理)形式元,理则的存有、知识的存有。对于值素,郭教授突破和扩展了真善美三大范畴的限定,而认为真善美只是达到生命颠峰状态各种途径所体现的价值,而不是生命颠峰状态本身所体现的价值。它们并不是价值的最高形式,并不是终极价值。他认为“安”才是终极价值,因为“安”是精神的最高自由、最高自在、最高快乐、最高满足、最高安顿等状态。由此,值素就包括真素,善素,美素和安素。而道素中的另一个要素:气素,不具有价值特质,但是可能导致价值,由物素和能素构成。相应于道的构成,人性的构成分为值之性、气之性和理之性。值之性则为真之性、善之性、美之性和安之性,而气之性则为空无之性、冲和之性、恻隐之性、六气之性和私欲之性。分别融摄了佛教的人性论、道家的人性论、儒家的人性论、子产为代表的阴阳家的人性论。郭教授认为性不具有价值属性,但是可以和值素进行偶合,偶合的概念是道哲学的核心概念。尽管气之性和值之性都是先验的,与生俱来的,但前者是可以经验到的,而后者则不能直接体现,它无声无臭,无形无相,无影无踪。值之性难以言说,不可以训。正因如此,古人常以气论值,即通过可以经验到的气之性来讨论值之性。以气论值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气之性虽然不具有价值属性,但它的某些因素却与值之性的某些因素拥有相同的性质。这种现象,就是郭教授所说的“偶合”。五种性中,前三种与值之性完全偶合,私欲之性则与值之性相反,而六气之性而既非偶合也非对立。最后根据“道形而上学”,郭教授对中国哲学史的公案和争论进行评点。1、关于孟子四端说。他认为孟子把恻隐之性扩大为“四端”,并以之作为“性”的定义。其实,除了恻隐之心外,其他三端都是后天的,非性也。 由于孟子采用了以气论值的路径,所以他的“性”具有值之性和气之性的双重性格。四端和七情都是气之性,四端和仁义礼智四德之间只是相偶合,并不存在源流和派生的关系。2、关于宋明理学中的“心即理”和“性即理”的公案。他认为程朱的“性”就是陆王的“心”,二者都是指客观心,而程朱和陆王两派一致把客观心当作理。因此,“性即理”和“心即理”,除了名称之异外,是没有什么实质区别的。 3、《易传》所论是纯粹值之性而以荀子为代表所说的性则是纯粹气之性。经过两个小时,郭教授结束了他的报告。

在问答交流环节,方旭东教授认为郭教授提出的“道形而上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宏大思考,在“真善美”三大价值之外提出另外一个更为根本的“安”的价值,是很有启发性的,孟子的“仁内义外”思想正好印证了郭教授的恻隐之性是先天的论断。上海社科院的余治平教授认为郭教授的重构形而上的情怀在现在时代很值得赞赏。接着向郭教授提出了一些问题:构建形而上学的动机、道哲学这个词是否语义重复、安为最高价值为何不能是和、理和值的关系、性中可否加入自由之性。郭教授回应认为:道哲学并没有语义重复,而是概念含义的扩大。用安而不用和,因为安有家园的意味,更符合我们生命巅峰状态。自由之性的加入是必要,利于开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