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国际知名语音学家、现任荷兰莱顿大学语言学中心副教授和莱顿人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的陈轶亚老师受邀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 “韵律组构中的声调变异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What does tonal variation tell about prosodic organization)的报告。
陈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各种语言的韵律结构,探索不同层级的韵律单位(包括声调)在言语产生中的表征和变异,以及它们在言语感知中的存储方式和加工过程。她此次所作的讲座报告的就是她在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报告由中文系孙锐欣主持。在报告中,陈教授以汉语普通话和若干方言(如天津话、济南话等)的声调现象为例,考察人脑在转换听觉刺激时所需的韵律表达及其加工机制,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言语信号、更深入地了解声调在词库中的表征。她指出,汉语方言中的声调在多层级的实现中本来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体,而连续语流中的变调更会加剧这种变异现象的复杂性。由此,她提出了两个核心的问题:①中国人的人脑如何处理声调变异的复杂模式?②透过这些变异现象,我们可以获悉哪些关于韵律结构在心理词库中的组构方式的信息?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陈教授介绍了她和她的团队所作的三组声学和感知实验,希望从发音人声调的声学模式及被试的行为反应时间、感知判断、神经反应等数据中找到相关证据。而这三组的实验目的又各有侧重,它们分别关注了不同类型的声调变异现象:①发音人个人特质的声调变异;②同一个方言内特定内容中的连调变异;③由跨方言的声调匹配所造成的音高变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的第三个实验,主要是由陈教授的学生——中文系吴君如完成的,相关成果已经相继发表在国际权威语言学期刊Speech Communication 和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上。
基于上述声调的产出和感知实验结果,陈教授认为,抽象的调类是和调位变体一起储存在心理词库中的(比如她认为阳平单字中认为普通话上声的两种形式Tone 3 A(本调[214])和Tone B(连调前字[35])是同时储存的;在特定环境下,被试激活的是Tone 3 B,才会出现上声和阳平的感知混淆现象),同时在词汇加工中可能保持着相当微弱的情境记忆的影响。此外,实验结果还倾向于一种分层模型来解释词汇激活过程中如何获得具象的声学细节但在后阶段的词义加工中却转换成了抽象的表达形式。简言之,声调的词汇激活和语义激活在相当部分上是相互独立的。
报告的主体部分结束后,与会师生还就实验细节、理论和方法、汉语中其他有趣的声调韵律现象等方面与陈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陈教授也一一予以耐心解答。最后,她还简单介绍了莱顿大学的语言学中心及实验室,并就相关的留学与访学事宜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应当说,陈轶亚教授的这场精彩报告,理念新颖、方法先进、成果丰硕,在现其深厚的学养的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语音学国际前沿的学术魅力,令在座师生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