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杨善华谈“质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方法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6-11-30浏览次数:50

  

1025日下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善华应邀在法商北楼一楼报告厅做了题为“深度访谈方法在田野实践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办,社会学系姚泽麟博士主持,社会学系唐晓菁博士、薛红博士,社工系韩晓燕教授、吴同博士,政治学系易妍博士以及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并与杨善华教授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与交流。

杨善华教授对参加此次论坛的师生表示感谢,并就自己多年田野调查中使用深度访谈方法的经验与体会与大家进行分享。在整个讲座过程中,杨善华教授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故事和人物素描,分享了他丰富的田野实践的经验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由此引发了在场师生们的兴趣和思考,现场气氛活跃。

首先,杨善华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深度访谈成功的两个关键点,分别是“被允许进入调查现场”与“获得事实的真相”。前者所强调不仅能够进入田野调查的点(如村庄或社区),同时还要与被访者建立协商进入、相互信任的关系;而后者所指的“获得事实的真相”尽管通常是经过被访者在叙述时的建构,从而只能是一种意义的真实,由此为了更好地进入现场和获得访谈成功,杨善华教授提出,我们在进行田野调查时,要抱着学习的态度让访谈对象能更好地接纳调查者;同时对调查目的的介绍不能太具体,以免在一开始引起被访者的不安。而对于事实真相的挖掘,则需要更敏感的发现挖掘能力,以了解叙述背后的深意。

其次,杨善华教授对深度访谈进行释义,即学界所指的通常是半结构式的访谈。他指出,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它的问题是事先部分准备的,要通过访谈员在调查过程中进行大量改进;二是要深入事实内部。通过对特征的分析及韦伯关于社会行动意义的观点(韦伯认为,社会行动是被行动者赋予意义的,而这样的意义是可以被我们理解的;理解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是社会学的任务,而这样的理解必然与解释联系在一起),从而从意义的角度得出结论:深度访谈是对被访人在访谈时赋予自己的话语的意义以及被访人赋予访谈背景(包括被访人当时的衣着、神情、行动和居家环境)的意义的探究。在这个意义上,深度访谈既是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杨善华教授从自己多年的经验出发,提出可以从生活史进入了开始访谈,拉近与访谈者之间的距离,并获得更多相关信息;并以河南永城和绍兴等田野调查为例来说明对于事件(故事)的深度挖掘方式,要站在访谈者的立场来理解“事实”。

而后,在具体做法层面,杨善华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五种方法。第一,悬置的态度。抛弃一切先入为主的理论预设,既包括研究者对于某些东西的习惯性信仰,还包括对传统的割裂个别与一般的理论框架的悬置;第二,了解被访人的日常生活。掌握一些双方得以共同对话的基本知识,为访谈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融洽气氛,同时也为研究者理解被访人赋予访谈内容和访谈场景的意义打下基础;第三,被访人个人生活史是访谈的最佳切入点。从个人生活史开始,可以将访谈引入一种自然状态,研究者可以发现和触及被访人的兴奋点,有利于访谈的深入,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被访人对日常生活的态度及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第四,全方位的观察。被访人一般对自己会有一个明确的自我定位,他们会根据这样的定位来确定自己与研究者的关系,并在话语和行动中有所体现,因此,在现场的被访人的衣着、神情、行动和语态无不具有被访人主观赋予的鲜活意义;第五,注意意义探究时“真”和“假”的辩证法。被访人的叙述内容通常都是经过他们主观构建的,需要研究者通过对被访人在访谈时显现的关于访谈的意义脉络的了解来辨认和识别事实,或通过访问了解这一事实的各类人来拼接事实或验证这个被访人关于事实的叙述是否真实,从而尽可能近似地达到关于某一事件真相的认识,但是这种真实,还是“意义的真实”。

紧接着,杨善华教授总结了一些访谈的关注点。如悖时现象和细节、访谈时应注意的表达方式、需要提炼被访人叙述的意义脉络、培养和培训访谈者对文本的敏感以及对后续工作的整理等方面。杨善华教授特别强调了田野笔记和回顾反思的重要性,认为其对我们的研究能力的提高和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杨善华教授也对之前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提醒我们要以谦卑的态度尊重被访人,虚心向被访人学习,将田野实践的过程作为提升自身学术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演讲结束后,在场师生也积极向杨善华教授提出了在研究实践中所遭遇的问题和困惑。杨善华教授也对同学们所提出的“怎样处理访谈过程和研究伦理”、“个案选择和代表性”以及“如何处理好访谈过程中的细节”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杨教授向积极参与的同学赠与了自己的最新著作(《缝隙中的改革》),并鼓励同学们继续在书本和田野中探索和学习社会学。本次讲座也在与会人员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