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4号下午,以哲学系童世骏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组在理科大楼A204举行课题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有课题组首席专家童世骏教授,课题组主要成员文军教授、刘擎教授、陈贇教授、李向平教授、张炼红研究员、倪文尖副教授、刘拥华副教授、朱康副教授以及吴同博士等参加了会议,社科处处长顾红亮教授也参与了本课题的讨论,研讨会由社会发展学院文军教授主持。
本次沙龙的主要目的是对各子课题组起草的《成果要报》选题和内容进行专题讨论,文军教授首先向童世骏教授以及各位课题组成员汇报了课题组2014年度《成果要报》和各种内参采纳情况。截止2014年12月底之前,课题组已经有多篇内参和要报被不同部门采纳或刊登,并在较大范围内容产生了积极影响。课题组获得的成绩得到首席专家童世骏教授的充分肯定,并希望其他子课题通过今天的讨论,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争取2015年度能够更好的成绩。
研讨会首先由政治学系刘擎教授发言,他的题目是《当前“左翼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与应对》。他的报告主要对左翼自由主义话语的缘起背景做出澄清,对其涵义和思想渊源做出辨析,对它在中国语境中针对的问题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研判,并建议应对的方式是允许在学术界的严肃讨论,同时对其社会传播予以审慎适当的指导和选择。
接下去由哲学系陈赟教授发言,他的题目是《发挥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引导作用》。他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中国人当代精神生活的现状和危机,儒家思想在传统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儒家思想切入当代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陈赟教授有关儒家思想在当下的积极作用引发了与会学者浓厚的讨论兴趣,大家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三位发言的是李向平教授,他的题目是《体制外基督教教会的分类治理问题》。他的发言是以浙江地区为例,运用大量数据说明浙江省体制外教会产生的原因,体制外教会的类型和特点,体制外教会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完善对体制外教会的管理。目前,有关宗教信仰问题日益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与会学者对此也展开了详细研讨。
第四位发言的是刘拥华副教授,他的题目是《实现三种类型的内部转换,化解集体行动的困境》。他从课题组的调查数据中发现目前中国普通民众在进行集体行动中实际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类型取向,并由此,刘拥华老师提出了三条相应的对策建议。
最后发言的是朱康副教授,他的题目是《以电视媒体为重点,以“真人秀”节目为抓手,构造当代中国文化与核心价值的一般表达》。他主要从电视作为现阶段中国文化与核心价值建设的最普遍媒介的特征,现阶段中国电视观众的分化与收视特征,中国电视文化节目存在的失衡问题,以及关于构造文化与核心价值一般表达的建议。主持人文军教授指出,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是不一样的,应该区别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规范化地管理这类节目并使其尽可能产生更加积极的传播效果。
之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首席专家童世骏教授分别对五位老师的发言做了总结和评述,对大家提交的文章做了很好的点评。他要求文章的主题立意要新,要能够吸引人,反映最新的社会动态以及政策的动向。另外,对策建议部分应该更加接地气,具有可操作性。最后,社科处处长顾红亮教授代表校方希望课题组成员再接再厉,项目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学校将全力支持项目的完成,取得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