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2日下午,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课题“大学生道德榜样和道德偶像的社会示范效应研究”课题组在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204会议室举行沙龙研讨。本次课题会由人文社会科学院邱伟光教授主持,课题组主要成员栗蕊蕊、孙传通、何茜等及来自我校、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部分辅导员参加了本次研讨。
本次沙龙主要就研究的情况及取得进展向大家做以介绍。
首先,由课题负责人邱伟光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情况和所获进展。邱老师说,研究内容框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道德榜样及道德偶像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与激励。主要阐述了道德榜样在大学生价值观、人格等方面的正面引导作用,并从偶像的定位及大学生的特点入手,分析偶像人物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第二部分,大学生对道德榜样和偶像的认识现状分析。通过对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调研,了解大学生对道德榜样与道德偶像的认知。第三部分,树牢育人价值标杆。通过对榜样、偶像差异性与共同点的分析,提出将二者优势互补,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对策建议。
其次,由课题组主要成员时晓建结合自己发表的阶段性成果、课题调研中的所思所想和自身的实际工作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说,大学生是富有理性的一代青年,他们和一般青少年粉丝追星不一样,不会单纯满足于与偶像打照面、签名、合影,而是更加注重偶像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的结合,关注他们的社会公众活动,更注重他们在日常生活能够怎样做人、做事,从而吸取励志的力量。
再次,由来自各个高校的在职辅导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就课题研究重点与方向进行自由研讨。大家普遍认为,榜样和偶像的社会示范对大学生提升道德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效应,社会和学校应充分发挥榜样和偶像示范、激励的育人效应。
最后,邱伟光教授对本课题研究进行了归纳,他指出: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必然引起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和多变。大学生还处在成长发展阶段,对他们的价值引导更是尤为重要。而且,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榜样和偶像,引领社会风尚。榜样和偶像是时代的产物,具有社会示范效应。榜样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偶像激励大学生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大学生榜样和偶像的示范价值在于育人,引领和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