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克罗德•西蒙研究”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12-25浏览次数:37

  

1129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克罗德•西蒙研究”开题沙龙在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204室举行。沙龙由课题负责人外语学院法语系金桔芳博士主持,南京大学许钧教授,我校外语学院袁筱一教授,法语系王静教授以及解华副教授、徐岚老师和沈珂博士出席。

课题负责人金桔芳老师首先对该课题进行了总体的介绍,对选题的背景、课题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她指出,克罗德•西蒙(1913-2005)是法国二十世纪的一位经典作家,他的写作一方面是对传统小说的反叛,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当代小说的新貌,在他身上体现出当代法国文学演变的清晰脉络,要研究二战后乃至目下的法国文学,克洛德•西蒙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而理解他的作品,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法国当代文学具有重大意义;本课题是国内学界对西蒙的首次专项研究,试图通过对西蒙小说作品中历史主题的挖掘探究这位作家的诗学构建,并指出他的写作与二十世纪历史现实之间的深刻渊源。

在听取金桔芳博士的汇报后,与会专家纷纷肯定了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并就该项研究的构架和研究部署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中肯的建议。许钧教授和袁筱一教授指出,本课题介于传统的文本研究和社会学研究之间,在研究中要做好对批评方法的陈述,且有必要对该项研究较之现有西蒙研究所设立的理论背景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说明,以打破原有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将此次研究带入新的文学评论体系中去。另外,他们认为,要在研究中指明为何选取历史这一主题作为此次西蒙研究的切入点,以更好地体现在当代研究这位作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要做好这一点,有必要对西蒙小说中历史的概念作出阐述,借用二十世纪相关文学理论和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对历史与书写的关系进行说明。解华副教授对此表示赞同,并建议借用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成果考查西蒙的历史书写。专家组的学者们还指出,围绕历史这个切入点,本次研究应当将重点放在西蒙对历史的再构之上,指出历史在他的写作中所体现的独特性,探讨他通过个人历史的描述反映历史大现实的写法。最后,许钧教授对此次研讨进行了补充,他提醒课题负责人关注西蒙在六十多年的写作中对历史诗学构建的演化,研究他前期作品和晚期作品在处理历史这个写作主题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的变化,探寻作家历史观是否同时发生演变,这种动态的研究将扩展课题空间,使得此次研究更为系统和全面。

本次沙龙顺利举行,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热情而深刻的指导。会上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为课题成员理清了思路,对后续研究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