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项目“公共议题的建构与政治认知:基于中国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实证研究”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12-15浏览次数:24

  

1126日下午,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公共议题的建构与政治认知:基于中国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实证研究”中期沙龙在闵行校区法商北楼325会议室举行。政治学系副主任王向民老师,课题组成员于晶老师,政治学系的叶淑兰老师、王逸帅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沙龙。沙龙由项目负责人易妍主持。

易妍老师首先向与会老师们介绍了该课题研究的角度和切入口。她主要想通过媒体、政府、公众三者的互动展开相关研究,具体说来就是研究在特定的场合,政府如何设置议题、媒体和公众又是如何解读政府所设置的议题。而研究的切入口在于中国总理记者招待会,这是因为中国总理记者招待会上集中探讨了中国当年最热门的议题,且政府、媒体、公众三方都参与其中,并包含了以问答为主的互动机制。

另外,易妍老师还着重介绍了她的研究方法部分,包括深入访谈、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法等文本分析的方法。与会老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叶淑兰老师指出,话语分析方法的运用有着严格的要求。她认为“评论话语的内容≠话语分析”、“单纯总结文本中的词组、段落≠话语分析”,如何界定这一边界,不同学科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而很多语言学出身的人更偏向于研究技术本身,对于话语分析方法的运用要求过于严格,但在具体学术研究中,话语分析只是一种工具,研究重点应该放在研究内容而非方法本身。

最后,易妍老师还报告了项目现有的成果以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