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近代小说史论”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11-14浏览次数:6

  

1015日上午,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近代小说史论”在闵行校区人文楼人文学术沙龙举行主题为“新传播方式的出现和发展与近代小说”的开题沙龙,中文系部分博士参加了本次沙龙,沙龙由项目负责人我校中文系陈大康教授主持。

陈大康教授在沙龙中主要报告了包括三个层次:

一、小说发展对印刷出版业的依赖

陈教授首先指出,小说文体不同于其它文体,它必须刊刻成书方能广泛流传。诗词赋曲之类,靠口诵笔录便可广泛传播,历史上“洛阳纸贵”、“旗亭画壁”、“凡有井水处,必能歌柳词”便已充分说明此点。但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以其篇幅原因,不可能通过口诵笔录广为传播。如《三国演义》在明初问世,而至嘉靖元年(1522)刊刻成书,在这一个半世纪里,几乎无人提及此作,也未见其对小说创作有任何影响,这与其刊刻后热闹的情景形成了巨大反差。“创作──传播──创作”,是小说发展的公式,传播环节一旦断裂,定将严重影响后来创作的规模、风格与水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物质载体问题的解决,是小说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明嘉靖以降,雕版印刷是小说出版的主要方式,创作、出版、读者等影响小说发展的各要素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而该动态平衡,在清同治末年被打破了。

二、近代新出现的传播方式与小说的渐行磨合

陈教授接着指出,近代新出现的传播方式与小说经历了一段逐渐磨合的过程,最后才走上了高速运行的轨道。近代第一次运用西方先进印刷技术刊印小说的是《申报》。同治十一年四月十五日(1872521日),《申报》开始连载翻译小说,其本想以此来提高报纸的销量,但中国读者千百年来积淀的审美趣味和阅读习惯对此并不买账,仅三个星期便以失败告终。后申报馆又创办文艺性月刊连载翻译小说,效果仍不理想。直到两年后投资者美查又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出版中国传统小说《儒林外史》,终获巨大成功。接着其又出版小说数十种,并且很多一印再印,销量均甚好。至此,出版界形成了“售多利速,唯有小说”的局面,新传播方式与小说的结合终于走上了高速运行的轨道。

此后,出于追逐利益的目的,大量出版商纷纷采用新的印刷设备与技术出版小说,至光绪二十年(1894)左右,几乎当时所有的小说都已出版殆尽,于是出版商又纷纷以高价征集遗书。但最终“供不应求”的情况,就刺激着新小说的产生。历史事实正是如此,由于加之当时政治事件的影响,随后不久大量的关注当下的小说以及翻译小说就应运而生。由此,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可说,出版商在依靠新的印刷设备和技术出版小说获得了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促使了中国近代小说的繁荣发展。

三、商业大都会上海成为近代小说发展的中心

最后,陈教授指出,就通俗小说而言,明万历中期以前,创作与出版的中心在福建建阳。从万历后期开始,这个中心转移到了江浙的苏州、南京与杭州。而从光绪二十年(1894)开始,上海则已显示出成为小说创作与传播中心的迹象;光绪二十九年以降,其中心地位已不可动摇。因为近代,上海作为通商口岸,经济发展迅速,外地人口大量涌入,投资者、作者、读者共同聚集于此,从而成就了其小说发展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