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项目“具身哲学和认知科学联姻中的社会认知研究”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10-29浏览次数:6

  

930号下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具身哲学和认知科学联姻中的社会认知研究”的开题论证会在闵行校区哲学系会议室举行。课题负责人、哲学系教师何静主持了开题论证会。本次开题报告邀请了哲学系蔡蓁副教授、张立立博士、牛文君博士等青年教师参加。

首先,何静老师从问题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前期工作和预期成果等五个方面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汇报。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主体通过对他人行为、表情、情绪等方面的认知,对他人特定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系列过程。这种能力从何而来?是何种认知机制使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产生共情、信任等?这既是与“他心问题”这一传统哲学问题相关的疑问,也是当代认知科学的前沿研究方向。20世纪80年代,西方哲学界出现了一种以现象学作为哲学基础的具身(embodied)认知哲学思潮。它主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我们的身体以及身体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不可分离。随着哲学家与认知科学家知识联姻和合作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认知研究出现了一条新的进路。这一新的研究进路将社会认知过程视为一种基于具体情境的交互活动,主张通过基于行动的主体间的互动来建构和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形成了“具身社会认知”研究范式。它一方面积极吸纳现象学传统中有关社会认知本质的敏锐洞见;另一方面大量借鉴近20年来认知科学关于模仿、共情、情绪传染等的实证研究成果。

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纲领,具身哲学和认知科学联姻中的社会认知研究只是初露锋芒,尚未形成强有力的理论体系与共同的研究方法;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如具身性对高级认知过程的解释力等)也还未能达成一致并取得令人信服的理论与实证证据。本课题将在主体间的协调模式和交互过程中研究社会认知问题,聚焦于主体、知觉和行动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体间交互的动力耦合理论,这对人工智能中具身模仿的研究、病理学中自闭症的干预治疗以及教育心理学中儿童社会性关系的研究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出席课题论证的学者充分肯定了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并展开热烈讨论。与会者还就课题论证的主要框架和基本内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本课题可以从早期分析哲学对“他心问题”探索入手,揭示其中蕴含的客观主义意义理论和一元主体观;其次,阐释后期分析哲学对近代自我中心化的一元主体的结构以及现象学传统中关于“交互主体间性”和“同感”等问题的重要讨论,为具身社会认知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再次,从具身哲学和认知科学的双重视角下,构建社会认知的耦合系统模型;最后,对基于这种理论模型的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进行展望。通过此次开题论证会,课题组将结合各位同行的宝贵建议,确定具体的研究计划,细化框架和适当调整研究方法,为后期的研究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