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4-10-27浏览次数:5

  

921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项目编号:13&ZD043)课题组在上海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趋势与挑战”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我校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教授召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行政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共60多人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上半场由课题组首席专家、我校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教授主持。文军教授首先谈了现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意义和课题背景,并再次重申了学术界和国家对这一问题的极高关注,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三大重点推进领域:进城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与社会支持;城郊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角色再造;在地农民的内生发展与就地城镇化。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副校长李友梅教授首先发言,她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社会体制整体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在融入城镇社会,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就业支撑与服务保障,应当调整存量利益,不要让他们带着担忧成为新市民,要整体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硬件减少城乡差距,软件上促进城乡发展。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任远教授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当前时期,已经从重视“非农化的城镇化”提升到重视“市民化的城镇化”的发展阶段,而市民化的本质是权利建设和公民权利的平等化,在于城市居民和国民人口的权利平等和发展机会的平等性。他从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和存在不足,并从制度建设、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维度论证市民化的城镇化的具体实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丁金宏教授从城乡通婚的角度分析了市民化的内在意蕴,并以上海9个区的婚姻登记处的1800多份样本为依据,分析了非沪籍人口中户籍、性别、家庭、语言、饮食、城市认同等变量对自身婚姻的影响,进而考察了市民化的寓意,以及城乡通婚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发祥教授以上海为例,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大量涌入,会使原本就形势严峻的机构养老问题雪上加霜。他接着分析了深度老龄化背景下机构养老结构化的瓶颈以及应对策略,指出了上海机构养老的总体环境堪忧。课题组子项目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吴瑞君教授以上海为例,基于2013年“上海市常住人口状况和社会融合”调查数据,以家庭婚育模式为视角,考察了流动人口婚育模式及其对社会融合的影响,对农业转移人市民化的城市融入和社会融合问题做了较好的探索。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童星教授对上半场会议进行了点评,认为需要反思从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的阻力是什么?不同类型的城市怎么面对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是什么关系?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吗?他认为,市民化不会一步到位,需要化整为零,第一步解决生计来源,第二步政府制定政策调节,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步则是权利赋予,如选举权。最后,他探讨了顶层设计与摸石头过河的关系,认为顶层设计有待完善,尤其是信息系统,现实操作层面更多的是摸石头过河,因为中国地区差异太大,不可能统一规划。

会议下半场由上海大学文科处常务副处长张海东教授主持,先后有五位专家做了精彩发言。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煜研究员基于2013年底对上海城区随机入户本地户籍人口1500人的调查资料,从群体形象与差异化接纳的视角,分析了新土客关系下的本地人态度,研究发现上海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整体形象评估客观上肯定贡献,情感上排斥,形象上刻板歧视,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供了较好的实证研究资料。课题组子项目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黄晨熹教授论述了我国流动人口参加流入地城镇保险影响因素,他发现绝大多数流动人口被排除在城镇养老保险之外,未来的户籍制度改革需要适应这一形势,推进企业养老人口的全覆盖。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刘玉照教授论述了社会转型与中国产业工人的技能养成,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原本作为产业工人主体的城镇居民逐渐被农民工所替代。但是,技能认证体系、“师徒制”的内部培养体系和面向城镇居民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传统的职业技能养成体系,非但没有随之发生改变,而且受到社会与经济转型的冲击逐步瓦解,当前亟需建立面向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养成体系,以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城市。课题组子项目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张文明副教授从新政社合一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合作社的集体制度困境,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农村土地的碎片化,影响土地价值的有效发挥,为了提高在市场上的议价力量,迫切要求农户统一行动以提高自身利益。但是,在村落中甚至是村落外的行政精英借助与组织的集体属性宣示合作社存在的合理性,这给农村合作社带来了制度困境。上海行政学院社会学部主任马西恒教授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他认为,社会治理的目标是重建社区生活共同体,通过改变公共资源分配的方式、公共政策的转型以及创新社会酬赏机制,达到社会的再组织,进而实现政社关系的重构,而这种关系的改善有助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和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文化处副处长李显波博士分别进行了评议。张文宏教授认为,户籍制度改革长期根深蒂固,不能靠短时期的扭转来解决户籍制度的流弊,户口制度内涵的差别性政策包含了利益的分配问题;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李显波博士认为,宏观上社会指标的建设对农民市民化大有裨益,以指标推动可以确定正确的方向;积分认证制度既有激励又有惩罚,属于社会治理的具体方式,建议为基础制度框架的建立提供更多的研究支撑。同时,认为对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要对条件、前提、路径、经验等其他具体方面有所研究,并且多关注国外农民市民化经验的借鉴。

与会专家发言结束后,会议召集人文军教授对本次主题研讨会做了总结,文军教授在向各位专家学者通报课题组近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的同时,又进一步重申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目标,即在实现职业转变和身份转换的基础上,使农业转移人口获得与城镇户籍居民均等一致的社会权利,并能与城镇居民一样全面地参与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在经济、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最终实现城市融合,以达到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和文化交融的目的。文军教授指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当下中国学术界和各级政府所关心的重要议题,也是未来若干年内各级决策部门所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农业转移人口不仅是个体层面的角色转型,更是宏观层面的城乡一体化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希望各位与会学者今后能够继续就这一议题加强学术交流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