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赢机制研究”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10-14浏览次数:7

  

924日上午,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赢机制研究”开题沙龙在闵行校区法商楼南楼302室举行。课题组成员以及来自我校商学院旅游学系的楼嘉军教授、符全胜副教授、杨勇副教授、孙晓东博士、李桦老师等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邱扶东副教授代表课题组,从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基本观点、研究方法、工作情况和下一阶段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汇报。他指出自200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以传统村落为代表的村落,尤其是自然村的数量锐减。从2012年年底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传统村落的摸底调查,确认并公布了两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1561个村落。怎样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并通过适度发展旅游业,谋求保护与发展共赢的问题亟待解决。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向困局、保护与发展的制度安排,以及保护与发展的共赢策略等三个方面。

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传统村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协调好村落居民、旅游者、旅游从业者和政府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谋求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共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与会专家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在现有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中,有关传统村落面上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比较难,但很重要,必须把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结合起来;(2)必须对传统村落进行类型划分,选取有代表性的村落进行研究,例如:是否可以把传统村落大致分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都好,二者都不好,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好、旅游发展不好,文化遗产保护不好、旅游发展好等四种基本类型;(3)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别比较大,选取研究样本时,要综合考虑其典型性,但从旅游市场和其他限制条件来看,选取研究样本时,可以以长三角地区为主,兼及中西部地区;(4)借鉴国际经验很重要,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和发展旅游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关研究,值得借鉴、汲取;(5)在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不仅要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可以适当采用一些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具体的问题。

最后,邱扶东副教授代表课题组对与会专家的研讨表示衷心感谢,认为这次研讨的结果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课题组成员将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调整相关的研究内容,并落实好下一阶段的实地调研和专题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