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在闵行校区资环楼539室如期开讲。应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杜德斌教授的邀请,英国曼城城市大学地理与环境学系的恩瑟·蒂莫西(Edensor Timothy)教授做了题为“Geographies of light: illuminating the contemporary city”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城市区域科学学院滕堂伟副院长主持,来自于地学部、城市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的60多名师生参加本次报告会。
蒂莫西教授是英国主要从事文化地理研究的学者之一,特别关注是石制建筑文化、工业遗址的文化景观研究,同时也是近来英国兴起的灯光地理研究的发起人之一。在报告中,蒂莫西教授介绍了灯光地理学学术研究热点的起源,继而阐述了他的理解,即光明和黑暗的二元解析及其差异性。蒂莫西教授认为城市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是人感触、体验、参与并建构多样化场所、空间和景观的重要维度。研究发现,在一个城市中漆黑的晚上其犯罪率明显高于白天,当然事物往往有两面性,缺乏灯光的夜晚也是流浪者的栖息之地、艺术涂鸦的诞生之地。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加青睐于使用大量灯光让夜晚变得五彩缤纷、闪闪发光,这必将导致灯的过度使用,从而产生“光污染”。近年全世界人民为了关注环境污染,每年三月设立“地球一小时”,让大家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当然,人们也在利用先进的技术逐渐减少使用污染最高的白炽灯泡。报告中,蒂莫西教授还介绍了灯光艺术及一些关于灯的节日的形成,包括英国圣火节、中国元宵灯节、悉尼灯光艺术节等等。他还例举了一些经典的灯光景点,如里昂大教堂、克里斯·波顿城市灯光、明尼阿波里斯市会议中心广场等。蒂莫西教授也阐述了自己的理解:灯光会使原物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把原本普通的外观变得截然不同,变得更加富有文化意义;灯光发展的地方感(a sense of place)也在不断深化;同时,灯光发展增加城市居民的夜间互动性(Interactivity)。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怎样才能让灯光给城市带来更多东西?与会老师同学认真点评、踊跃发言,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本次报告会对相关师生面对面了解国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热点、新趋势大有裨益,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了双方的沟通,并就今后可能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