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项目“冷战时期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核部署”学术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9-04浏览次数:4

  

623日下午,2013年度教育部项目“冷战时期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核部署”第二次学术沙龙在闵行校区举行,历史系梁志副教授、韩长青博士以及部分博士生参加了活动。在本次沙龙上,课题负责人陈波副教授集中介绍了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有关核问题的电子档案状况。

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1985年由乔治•华盛顿大学倡导建立,旨在遏制当时日益严重的政府保密行为。该档案馆被《洛杉矶时报》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的档案集散地。其中,不定期公布的电子简报是该档案馆“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DNSA)电子数据库之外最重要的档案资源。它以专题收集和研究的方式,向公众解密有关美国安全、情报、外交及军事历史的档案文献,分别涉及欧洲、拉丁美洲、核历史、中国与东亚、美国的情报系统、中东与南亚、“911专题”、“人权主义”和“政府机密”等类别,相互之间有重叠的部分。简报往往由现实问题而发,通过敦促政府解密档案,为美国和国际社会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求解,因此每一专题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核武库(nuclear vault)”是国家安全档案馆之下设立的 “核历史档案”类别,将档案馆成立以来的有关核问题的电子简报集中在一起。

陈波老师将这些电子简报分为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分别是美国政府对核武器的监管、使用与部署,美国的核监测、核情报与国际核扩散形势,以及美国的军控政策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美国国家安全档案“核武库”系列档案专题性强,每一组电子简报都有明显的问题导向,对于研究者来说省却了分门别类之工。所公布的档案涵盖了核历史研究的主要方面,特别是在国际核扩散史的框架内,对美国跟踪各国发展核武器的档案进行分类收集。在其他有关国家档案解密极不充分的情况下,这些文献提供了进行初步研究的基本史料。当然,限于核历史研究目前仍属于“敏感”课题,即使有学者、媒体和民间团体极力推动,相关档案的解密状况并不理想。因此,“核武库”系列档案从每一组电子简报来看仍然缺乏系统,恐怕对相应问题的研究无法做到全面和深入,有些叙事甚至只能是零散、破碎甚至是孤立的。这就需要研究者充分调动其他档案源,比如《美国外交文件集》、“美国政府解密档案参考系统”和“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等。即使如此,“核武库”系列档案还是大大地拓展了传统冷战史研究的范畴,成为二战以来的核历史乃至军事史研究不可忽视的文献来源。

与会的老师和同学对进一步挖掘与课题相关的史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特别是可以考虑将中国对美国在中国周边部署核武器的反应作为一个专门的章节列入写作计划,虽然这方面的档案状况不理想,但根据公开出版的报刊和文献,研究者能够勾勒出一幅基本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