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同学们静心聆听了台湾刘克雄先生关于汉字文化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晓明先生主持。
刘先生是章太炎先生声韵学第四代传人,师承国学名家林景伊教授,凡声韵、训诂、文字学等无不精通透彻,亦擅长诗词书画,是当代集儒释道三家智慧于一身的饱学之士。
讲座伊始,刘先生向学生阐述了中国汉字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虽然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百里不同音,千里不同俗,但是正是因为汉字的存在,为语言不通的各个民族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维系了民族团结。今天作为中华儿女,应该自觉认识汉字,写好汉字,认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接着刘克雄先生旁征博引,讲述了我们常见的汉字背后所蕴含的的文化意义。如“玉”字有五德“仁、义、洁、智、勇。”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智——“其声舒畅,专以远闻,智者方也” ;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 ;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并希望同学们能多多读读了解《说文解字》。整场讲座,刘先生激情饱满,对于儒释道经典新手拈来。并通过板书书写,为学生们呈现了汉字之大美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