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社科项目“文化误读与国家影像的广告传达研究”学术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7-16浏览次数:7

  

619日下午,2013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文化误读与国家影像的广告传达研究”学术沙龙在我校人文学术沙龙中心召开。活动由我校传播学院何平华副教授主持,我校美术学系汪涤副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潘汝博士、传播学院刘弢博士受邀参与讨论,传播学院多名研究生旁听并发言。

本次学术沙龙主要以“跨文化背景下海外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影响研究——以视觉传播为中心”为讨论主题,何平华副教授作了概括介绍。该部分侧重研究我国“第五代”导演的国际获奖影片、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绘画作品、西方电影艺术家拍摄的“文革”纪录片、摄影中的民国影像等影像及视觉艺术如何影响当下域外中国形象的视觉认知,试图从历史视野中阐释西方受众的“刻板印象”及形成原因,从历时角度分析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的视觉认知对当下我国跨文化传播形成误读现象所起的作用。

与会者就三方面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一是中国美术、摄影等造型艺术及瓷器、京剧、中国园林艺术等的跨文化交流。专注于美术史及美术理论研究的汪涤副教授认为:东西方文化对于艺术价值的认知有共同之处但也存在偏差,虽然他们很好奇很喜欢我们的中国画,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在布上作画才有价值,纸上作画较廉价。还认为时间年代越为久远的作品可能收到国际政治影响程度越低,进而所传达的中国越为接近真实。二是意识形态与影像中国。列举了民国电影、第五第六代导演电影、纪录片《中国》《铁西区》以及国际电影的中国想象等。身为我校青年作家的刘弢博士认为:时代广场上中国人挥金如土的消费使得很多西方人认为中国人很有钱,然而几年前可能他们眼中的中国还是落后贫穷的。所以他们对于我们的认识是存在偏差的,我们需要首先影响西方国家的精英人群,然后告诉他们我们是怎样的。还指出:我们最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希望向西方国家传达些什么和西方国家接受我们所传达的信息后表达出了怎样的认知。大部分西方人关心的还是主要媒介传达的简单信息。三是文学作品如何影响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进而影响视觉认知。列举了赛珍珠、林语堂、高行健、莫言等代表人物及作品。对此,课题主要参加者浙江传媒学院潘汝博士认为:国内对于莫言的态度可能是居中的,但是海外对于莫言的评论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研究借鉴的。

何平华副教授最后总结指出:西方对中国的看法是矛盾的,受历时性、共时性因素双重影响。1980年代以来,他们对于中国的认知徘徊于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文化中国与政治中国之间,国家现实关系的影响更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