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基于石刻文献的汉唐间地方社会研究”学术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7-15浏览次数:11

  

616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石刻文献的汉唐间地方社会研究”阶段性成果学术报告会(第3次学术沙龙)在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举行。会议由项目负责人、历史系牟发松教授主持,除了历史系章义和教授、博士研究生周鼎、故宫博物院王玉来博士等课题组成员外,应邀与会的还有历史系副主任李磊老师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留学生。

课题组成员王玉来和周鼎结合自身最新研究成果,先后做了专题报告。王玉来发表的主题为“河东柳氏西眷的南迁与北返”,他主要根据新出的数方墓志,并结合传世文献,对此前学界鲜有关注的河东柳氏西眷的谱系情况进行了复原,并尝试勾勒出这一房支在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历程和生存状态。周鼎的发表题为“‘中央化’之外与‘中央化’之后”,在检讨了以毛汉光为代表的先行研究得失之后,他将研究再出发的起点设定为“中央化潮流下士人与乡里关系”的探讨。相对于毛先生所提出的唐代“士族中央化”命题,这里主要探讨的是“中央化”之外的地方精英;“后中央化”时代地方社会中的地方社会的秩序。他运用新出碑志与《太平广记》等笔记小说中的史料,该发表对唐代地方社会的秩序构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牟发松教授、章义和教授和李磊副教授逐一点评了上述报告。他们对上述报告中的显著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两篇充分利用碑刻文献研究地方社会势力的力作,提出并初步解决了一些前人未曾提出或者长期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他们还针对两位发表者各自的研究主题,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如史料运用中是否注意到反证的存在?讨论的历史现象,其代表性究竟能涵盖多大的社会人群?对有关家族世系的复原是否还需结合材料做进一步的考订?两位发表者对上述意见均表示赞同,拟在今后的研究中吸收这些建议,对论文做进一步的完善。与会的研究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在了解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并吸收本次会议讨论成果的基础上,牟发松教授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下一阶段的目标,要求各位成员尽快将研究成果写成学术论文,尽早公刊,以形成课题研究第一批正式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