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中华武术套路的美学研究”开题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6-25浏览次数:9

  

414日下午,2013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青年项目“中华武术套路的美学研究(BCA130193)”开题沙龙在闵行校区体育与健康学院4楼会议室举行。本次开题沙龙由课题负责人体育与健康学院运动系李富刚老师主持,参加此次开题会议有中文系朱志荣教授、体育与健康学院运动系主任孙有平教授、体育人文社会学宋全贞副教授、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阿迪力副教授及体育与健康学院的研究生等。

课题负责人李富刚老师首先介绍了课题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研究理论与文献综述、材料情况与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等方面。认为本课题研究立足于武术套路自身的技能与美学特征,综合运用中西美学的相关理论来对武术套路展开美学研究,尤其在论文的框架设置上深受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和陈伯海的生命体验论美学的启发,试图扭转长期以来武术美学研究所存在的那种将武术套路之美现成化与实体化的研究倾向,将武术美学的研究放置于整个美学由实体论向生成论转型的总体态势之中进行考察。论文主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有意味的形式’:武术套路的审美历程与文化积淀”为题来集中探讨武术套路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来的技术发展与审美风尚特征,并对大小文化传统(如以儒道佛为主体的雅文化和以兵家、医家、养生术为主的俗文化)对武术套路的技术规范与审美观念的形塑展开具体分析与研究。下篇以“以身体道:武术人审美体验的由来与归趋”为题重点针对个体在修习武术的过程中是如何开显武术套路之美的进行深入研究,即对武术人是如何经由艰苦的技能学习、活生生的生命体验逐渐过渡到重新体验生命、反观生命体验、生成意象与意境,拓展人生境界的审美体验与审美超越之中的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并从复活与创造新的套路之美的经典范例(即武术大师)的角度来进一步加以论证。结语部分以“激活体验:武术套路审美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重大意义”为题既是对研究主题的进一步升华,也是对破解当下武术套路发展瓶颈与审美疲劳的一种思考与尝试性回答。

各位专家、老师认真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报告,并围绕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深入讨论、提出参考意见。朱教授认为课题组接下来重点要做的工作就是一步步落实框架里的知识点,从具体问题(如武术中的“势”、趣味、意境等)入手形成一篇篇文章以帮助进一步理清思路。第二,可把体验当作沟通武术套路形式与意蕴的中介,并指出除了立足本民族传承下来的思想与文化背景外,也应该学会以西方美学为参照坐标来建构自己的美学体系。孙有平教授认为课题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阐释问题时还不够深入浅出,提炼程度有所欠缺。孙教授还认为课题组在汇报中,外学科的美学理论研究偏多,希望课题组能更多的立足武术套路本身去展开武术美学研究,使二者融合更紧密。宋全贞副教授提出,希望课题组能够充分借鉴体育美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为武术美学研究服务。第二,希望课题组在阅读大量美学著作时,一定要以武术套路为中心,充分揭示武术套路所呈现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美。

最后,课题负责人李富刚老师表示将充分听取各位老师提出的宝贵建议,围绕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进一步理清课题研究思路,利用相关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