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第12场:高宁谈“‘论’与‘学’之间的日本近现代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10浏览次数:24

 

1119日,外语学院终身教授高宁在人文楼5303报告厅做了题为“‘论’与‘学’之间的日本近现代翻译研究”的报告,特约点评人为河南师范大学刘德润教授。

高宁教授指出日本地处东亚,既属于汉字文化圈,又是亚洲最先接受西方洗礼的国度,在两种文明的夹击下,造成学界执着于直译/意译之辩等局部问题,始终未能有效地构建起翻译学科。在日本,翻译研究至今仍属于“论”的范畴,离“学”尚有不小的距离。为此,高宁教授以直译/意译之辩为线索,系统考察了日本近现代翻译史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和主要成因,指出其直译/意译之辩,“论”中有“学”,自有亮点,值得我国学界关注和借鉴。譬如,高宁教授认为日本翻译家在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柔软性和超越性、日本作家通过翻译对当代日语文体形成的贡献以及由直译/意译之辩所引发出来的译介学萌芽,对于我国译界皆有不小的参考价值。特别是日本的译介学萌芽,不仅早于我国,而且对探究世界范围内译介学的形成、发展、传承,亦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最后,对日本翻译研究未能由“论”升“学”、滞后于世界的成因,高宁教授做了5点总结。

刘德润教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高宁教授的报告。同时,又围绕训读与直译/意译的关系,旁征博引,进行了详尽的阐发。刘德润教授点评稿中提供了4首“另类”汉诗日译,进一步引发了听众对日本翻译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