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域外汉学与中国现代史学”中期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6-03浏览次数:5

  

516日晚,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域外汉学与中国现代史学”中期(第4次)沙龙在闵行校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教研室举行。项目负责人历史系李孝迁副教授主持沙龙活动。

此次沙龙主题为“北平中德学会”。近代,欧美、日本各国在中国境内建立了一些汉学研究机构,而“中德学会”由中外学者通力合作的研究机构,而且培养了一批青年汉学家。学会渊源于留德学者郑寿麟所创办的“德国研究会”(Deutsche Studiengesellschaft)。1933年中德人士的努力之下,正式成立中德学会。会务之监督人及其职权须由中德董事及会员共同担负。名誉会长为中国教育部长及德国驻华公使,其余职员由董事及各委员会推定。凡属一般之会务均归总务委员会掌管,至于编辑工作及出版等事项概由编译委员会担负,关于图书以及阅览等事项则由图书委员会负责。学会发展非常迅速,各项事业进行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德国外交部的财政支持。

学会在华十余年,众多德国汉学者在此驻足过,如洪涛生(Vincenz von Hundhausen)、艾克(Gustav Ecke)、卫德明(Hellmut Wilhelm)、福克司(Walter Fuchs)、罗越(Max Löhr)、霍福民(Alfred Hoffmann)、傅吾康(Wolfgang Franke)、马仪思(Ilse Martin)等,短则几年,多则十余年,与中外学者广泛接触,成为他们个人学术成长道路上尤为珍贵的经历。“二战”之后,他们或回德国,或去美国,在国际汉学界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不仅对战后德国汉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国际汉学亦复如此。

学会最初任务并不在发展汉学研究,无明确规划,但德籍会员大多是汉学研究者或爱好者,虽无汉学研究所之名,却有其实。学会位处中国学术文化中心——北平,而此处又聚集了众多一流中国学者以及国外汉学研究者,这些对德国汉学者融入北平学术界,多方联络中外学者创造了很好条件。中德学会主导权虽在德方,但学会一开始是以中德合作形式出现,即使在1937年之后,仍有中国学者支持会务或在学术上帮助德方学者。当然,国内学者也从中德学会获益。德方学者在北平《中德学志》、《汉学集刊》、《华裔学志》、《民俗学志》等刊物发表论文,让中国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沦陷区的学术研究;在沦陷区,学会力所能及为有些中国学者提供避难之所。学会创办之初就是民间行为,与官方政策无涉,虽然后来得到政府经费的支持,但政治色彩相当淡漠,没有真正介入政治活动。

最后,在自由讨论阶段,大家对中德学会是否担负政治任务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