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项目“网络语言的创新因素及其对日常语言的影响”中期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5-12浏览次数:6

  

416日晚上,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网络语言的创新因素及其对日常语言的影响”中期沙龙在闵行校区文史哲楼现代汉语教研室举行。项目负责人中文系徐默凡副教授主持本次沙龙,项目组成员以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

项目负责人徐默凡副教授首先介绍了该项目目前的进展情况,并把本次沙龙的主题定为“网络聊天语体中的示情手段研究”。示情手段是交际中传达情绪和情感的手段,可以分为语言外示情手段和语言内示情手段。而在语体研究中,有一个称为“传介方式”的变量对示情手段的影响非常大。“传介方式”可以细分为媒介形式、传播方式和传播环境三个子变量,传统的“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就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区分的。在示情手段的运用上,口头表达可以使用语言外示情手段和语言内示情手段,而书面表达只能使用视觉性的语言内示情手段。在网络聊天中,产生了高示情要求和有限示情手段的冲突,于是发展出虚拟实示的示情方式,在原有示情手段的类型、用法和数量上都大为拓展。通过对网络聊天示情手段的考察,我们认为网络语言已经发展出自己特有的语言特征系统,示情手段是网络语言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与会者对该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对于“传介方式”和“示情手段”的考察非常全面,但在具体论证中似乎有比重过大的嫌疑,削弱了网络语言本身研究的力度;第二,可以把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网络语言的示情手段作一个系统比较,形成一个连续统,将使本研究的观点更加丰满,产生更大的影响;第三,一些网络示情手段的描述还不够精确,如不同“拟笑声”的概念类型到底有哪些,其意义是否定型,需要更进一步搜集语料再重新确定。

本次沙龙还讨论了本项目进一步的研究计划——网络语言的虚拟对话属性,大家纷纷提供了意见和建议。下一步研究的一个困难是实际网络会话语料的缺乏,项目组成员就如何进一步搜集相关语料出谋划策,并基本确定了建立小型语料库所需要的数据参数。

最后,项目负责人徐默凡副教授表示将根据大家的意见把“网聊语体的示情手段”修改后发表,并尽快启动语料收集工作,将本项目保质保量地及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