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校庆月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的再思考”在中北校区逸夫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报告由黄泽民教授主讲、复旦大学许少强教授点评。
报告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1)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2)人民币贬值原因分析;(3)对人民币贬值合理性的评述;(4)人民币贬值的负面影响;(5)人民币纳入SDR问题和TPP问题。
首先,黄教授介绍了今年1-9月的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尤其强调了8月份人民币对美元4%的贬值。报告首先指出,此次人民币贬值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下行压力等导致贬值预期、管理层受扩大对外出口的政策性建议影响以及中间价调整。之后,通过对国际收支变动情况的分析,黄教授提出,无论从规模还是结构来看,国际储备都更趋健康,这样的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不应该成为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原因。之后,又详细介绍了人民币贬值的十大负面影响,主要涉及对进出口和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冲击,以及对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等战略实施的影响。黄指出,一个强势而基本稳定的人民币不仅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家庭利益,也符合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最后,黄教授对近来关注度较高的人民币纳入SDR问题和TPP问题进行了简要讲解,他认为人民币纳入SDR的意义远没有外界想象之重大,TPP亦不对中国造成致命影响,只要中国能够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应对得当,即使TPP成功运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中性的,归根到底,汇率取决于中国相对于伙伴国的劳动生产力的变化。
之后,许少强教授对黄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点评。其对黄教授从国际收支角度分析汇率问题的中期分析方法给予了肯定,并赞同黄教授的观点,认为人民币短期内不具备大幅贬值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