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项目“东北文学史(1931-1945)”中期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14-03-11浏览次数:5

  

116日,我校中文系刘晓丽教授的国家社科项目“东北文学史(1931-1945)”中期沙龙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聚会厅(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Yenching Library Common Room)举行,本次沙龙主题为“文学:建构与解构‘满洲国’”(Literature: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Manchukuo),沙龙由張鳳女士主持,哈佛大学东亚系,比较文学系,费正清研究中心、燕京学社以及萨福克大学的学者参与了讨论。

193231日,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出“满洲国”。一战以后的当权者深知文化建构现代共同体的功能,“满洲国”这个介于准殖民地与伪国家之间的暧昧政权,更是要借文化之名来为自己张目了,当权者借文学作品、文化活动,地理研究及开发等一系列活动,塑造民意、重塑历史,意在构建“新满洲-新国家”、“新满洲-新国民”——这里是日本的友邦、新青年的乐土、劳工的伊甸园。但文学自有其自己的逻辑轨迹,在遵命建构“满洲国”时,文学作品又在其细微处解构拆散了这个神话。

刘晓丽教授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汉语作品、日语作品、朝鲜语作品、俄语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解读。

最后刘晓丽教授还介绍了她正在主持的“伪满洲国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丛书”。

与会者对此项研究从不同学科,不同“国族”的视角,对演讲内容进行了评述,尤其是日本学者和韩国学者因为其本国卷入该事件,给出了另一种理解和解释,围绕此话题进行了深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