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下午,我校人类学所举办了本学期最后一场校级百场讲座,即MODO人类学讲习堂第十三讲。本次讲座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人类学教授戴木德老师(Frederick H. Damon)做了题为“包含性对立:对于文化秩序中不变量的思考”的学术演讲。本次讲座由人类学研究所黄剑波教授主持,并有来自复旦、交大、上海大学、上海社科院以及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校内外师生前来参与。
戴木德老师在第一部分向大家介绍了路易•杜蒙(Louis Dumont)及其在印度种姓制度研究中所提出的“纯”与“不纯”之间的对立。并且他用西太平洋某一海岛上部落造船的例子来解释包含性对立的平衡。第二部分中,戴木德老师为大家在全球范围内列举了一些例子,认为杜蒙所提出的包含性对立的观点作为一种基础的社会结构存在于众多不同的社会中。其中包括库拉交换中的kitoum,西方社会中追寻金矿的人具有期待的喜悦和理性的经济原因的对立,作为一种在框架内的活动的中国书法和水稻种植,美国社会中底层工人与上层阶级传播基督教的交换,汉字中“国”、“省”、“县”、“镇”的解读等。第三部分,戴木德老师总结了前面提到的例子,企图在这些不同的社会中找到一种相通的结构,对于文化秩序中不变量进行思考。
互动环节,老师和同学们都积极的向戴木德老师提出问题。现场师生对于这些例子之间的关联提出疑问,戴木德老师也主动就其对汉字的解读与现场师生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