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上午,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所长吴晓都研究员应邀到我校作了题为“普希金与俄国民族文化的崛起”的百场校级学术讲座,讲座由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范劲教授主持,听众包括中文系和俄语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吴晓都研究员同时还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等职务,长期从事文艺学、俄苏文学的研究,在普希金研究领域卓有贡献,撰有《俄罗斯诗神──普希金的诗歌》、《俄国文化之魂——普希金》等著作。
吴晓都研究员首先表明了自己在中西比较诗学方面的基本观点,阐述了普希金和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亲缘关系,然后切入正题,对普希金的精神内涵及其和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共生关系作了精彩阐述。普希金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各个文学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他关心民族与人民的命运,积极吸收本民族文学和西欧进步文学的养分。自普希金登上俄国文坛,俄罗斯文学开始摆脱原来跟在西欧文学亦步亦趋的落后状态,他的学生果戈理、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及契诃夫相继涌现,增添了19世纪世界文学的光辉。吴晓读研究员援引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向听众描述了普希金的痛苦而辉煌的一生,他的曲折的心理历程。对最后的普希金之死,也作了独到的解释。从而回答了为什么普希金被尊为俄国文学之父的问题。
吴晓都研究员的演讲幽默而富有激情,旁征博引,现场朗诵俄语和中国古典诗歌,给听众带来极大的审美愉悦。讲座的提问环节,现场同学向他请教了在翻译原则、中俄文化关系等问题上的看法,吴晓都研究员一一做出解答。最后,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致谢。